歷代晶片組介紹終於進入最後的 1/3 了,這次是 AMD 平台的回合,主要從搭配 AMD K8 架構處理器的世代開始談起,如同上一篇說過的,ATI 型號規劃與系列編成實在太過於雜亂了,所以我不打算繼續在文章中提及 ATI 的晶片組 (後來被 AMD 收購之後有重新命名的型號例外),本篇會以 NVIDIA、AMD、SiS 三家廠商的產品為主軸。
Table of Contents
歷代晶片組介紹-近代後期 (下)
年代起訖:2004 – 2009
SiS 755/755FX/760/760GX
發表時間:2003 年 11 月 (755)、2004 年 12 月 (755FX)
搭配處理器:Socket 754 / Socket 940 (僅 755FX)
晶片組成:SiS 755/755FX + SiS 963/964 系列
SiS 755 是矽統科技推出的第一款支援 AMD K8 架構處理器的晶片組,可以相容 Socket 754 制式的 AMD Athlon 64、Opteron 處理器,由於記憶體控制器已經被整合到處理器之中了,因此北橋負責的任務變得很簡單 (但依舊是採南北橋雙晶片架構),SiS 755 使用 HyperTransport 1600 MT/s 與處理器連接。
從架構圖中可以注意到 SiS 755 晶片組的顯示卡介面仍然是基於 AGP 通道,尚未加入對 PCI Express 的支援,因此南橋晶片也是使用較舊的 SiS 963/964 家族。
而 SiS 760FX 與 SiS 760GX 則基本上可以視為具備內建顯示單元的 SiS 755 晶片組,設定的目標市場為低價入門級別,其中前者具備性能略為增強的 Mirage 2 內建顯示單元,後者則是使用較為低階的 Mirage 1 內建顯示單元。
至於隔年推出的 SiS 755FX 則是能夠同時支援 Socket 754 與 Socket 940 制式的 AMD K8 架構處理器,與處理器之間的溝通管道也升級為 HyperTransport 2000 MT/s。
SiS 756/761GX
發表時間:2003 年 11 月 (755)、2004 年 12 月 (755FX)
搭配處理器:Socket 939、Socket AM2
晶片組成:SiS 756/761GX + SiS 965/966 系列
SiS 756 與 SiS 761GX 是矽統科技推出的第一批具備 PCI Express 通道的 AMD 平台晶片組,支援的處理器架構改為 Socket 939 與 Socket AM2。
隨著納入 PCI Express 通道的支援,SiS 756 晶片組搭配的南橋晶片也同步升級為 SiS 965/966 家族。至於 SiS 761GX 則是以 SiS 756 為基礎加入內建顯示單元的版本。
SiS 771
發表時間:不明 (疑似未曾推出最終產品)
搭配處理器:Socket AM2
晶片組成:SiS 771 + SiS 966 系列
這款晶片組很奇特,我找了很久還是只有找到關於工程樣板的資訊 (而且是當年矽統科技直接送給媒體測試的),找不到任何主機板廠商使用此晶片組推出的產品,但與此晶片組相關的文件卻很完整甚至連當時的 Logo 都有。
推測這款晶片組很有可能是在最終測試的階段才被腰斬的產品 (其實本來理論上應該跟 SiS 671 一起推出才是)。
NVIDIA nForce3 150/Pro 150/250/Pro 250/250Gb/Ultra
發表時間:2003 年 09 月 (nForce 3 150)
搭配處理器:Socket 754、Socket 940 (僅限 Pro)、Socket 939 (僅限 Ultra)
基本上從 AMD 退出晶片組市場開始,有很長一段時間 AMD 平台的晶片組是由 NVIDIA 雄霸一方的 (很諷刺吧 XD),特別是 nForce2 到 nForce4 之間更是如此。
首先要看到的當然是 nForce3 最大的特色-久違的單晶片設計,也因為這樣使得 nForce3 分成了不少版本,各個版本的特色如下:
- nForce3 150
最早發行且最低階的型號,最初僅能支援 1200 MT/s 的 HyperTransport 速度,因此受到競爭對手的揶揄 (後期版本修正了這個問題)。 - nForce3 Pro 150
規格上與 nForce3 150 相同,但加入對 Opteron 伺服器處理器的支援。 - nForce3 250
在 nForce3 150 的基礎上加入了額外兩個 USB 2.0 連接埠 (一共八個) 與 SATA Gen 1 的支援 (提供四個連接埠)。 - nForce3 250Gb
除了 nForce3 250 的特性之外另外加入了對 1 Gbps 乙太網路 MAC 的支援。 - nForce3 Pro 250
規格上與 nForce3 250 相同,但加入對 Opteron 伺服器處理器的支援。 - nForce3 Ultra
以 nForce3 250Gb 為基礎,額外加入了對 2000 MT/s HyperTransport 連結的支援。
NVIDIA nForce4
發表時間:2004 年 10 月、2005 年 04 月、2005 年 11 月 (SLI x16)、2006 年 01 月 (SLI XE、Ultra for Intel)
搭配處理器:Socket AM2、Socket 939、Socket 754 / LGA775
nForce4 是 NVIDIA 的第四代晶片組產品,相較於 nForce3 來說,nForce4 可以說是各方面都記取上代產品教訓並且性能也經過大幅強化的作品,因此在市場反應上也相當成功,憑藉著這款產品 NVIDIA 鞏固了其 AMD 平台晶片組霸主的地位。
在 AMD 平台的部分大致上可以劃分出 nForce4、nForce4 Ultra 與 nForce4 SLI、nForce4 SLI x16 四個型號 (其中 nForce4 是最早推出的),其中前三者之間主要的差異出現在 HyperTransport 傳輸速度與 SATA 控制器的版本上,nForce4 初期版本的 HyperTransport 僅支援到 1600 MT/s (後期版本則增為 2000 MT/s),SATA 版本也只支援到 SATA Gen 1 1.5 Gbps。
而 nForce4 Ultra 則是將 HyperTransport 提升到 2000 MT/s 與加入對 SATA Gen 2 3 Gbps 的支援 (同樣是四個連接埠),而 nForce4 SLI 則是具備與 nForce4 Ultra 相同的功能,但額外加入對 SLI 技術的支援 (不過後來人們很快發現其實後期版本的 nForce4、nForce4 Ultra、nForce4 SLI 其實在物理上是一樣的東西,只是運用上面的電阻是否導通來控制是否開放、SATA Gen 2 與 SLI 功能)。
而本系列中用於搭配 AMD 平台的最後一款產品 nForce4 SLI x16 則是採用雙晶片設計,架構上相當的特別,除了南北橋都有 PCI Express x16 通道 (所以可以完整使用兩張顯示卡的頻寬) 之外,北橋與南橋也都有用於支援擴充介面卡的 PCI Express 通道 (北橋兩條+南橋三條)。
而除了 AMD 平台以外,在 Intel 平台的部分 nForce4 家族也有數款產品,主要可以分成 SLI X16、SLI XE、Ultra、SLI 四種,主要差異在於 SLI X16 是比較接近 AMD 平台的設計,總共具備 40 條 PCI Express 通道並且可以同時以全速使用兩張 PCI Express 顯示卡做 SLI,而 SLI 與 SLI XE 則是在同時使用兩張顯示卡時,兩張顯示卡都只剩下 PCI Express x8 的頻寬,至於 Ultra 則完全不支援多顯示卡。
由於 SLI X16 與 SLI 是最早推出的型號,因此沒有支援 HD Audio 但 USB 2.0 連接埠的數量則多了兩個。至於這四款晶片組對於處理器與記憶體的支援則是一樣的,均支援最高 1066 MHz 的 FSB 與 DDR2-667 記憶體。
NVIDIA GeForce 6100 + nForce 400
發表時間:2005 年 10 月
搭配處理器:Socket AM2、Socket 939
這是一個比較奇怪的系列,應該可以算是第 4.5 代的 NVIDIA 晶片組吧?可以當成整合了內建顯示單元的 nForce4,這系列僅針對 AMD 平台推出,當時主要設定的目標為 AMD 主機板中佔據高達 40% 比例的整合式主機板市場 (畢竟另外 60% 獨立式主機板的市場有高達九成市佔率已經由 nForce4 所把持)。
註:如果你好奇右上角那個奇怪的圖案是甚麼的話,其實那是暗示 Vista Ready 的意思,因為 Vista 的開發代號叫做 Longhorn,所以那是一顆牛頭 XD
在這個系列中北橋晶片由於強調內建顯示單元 (能夠支援 DirectX 9.0c) 的關係,所以命名上市稱其為 GeForce 6100 系列,至於 nForce 這一名稱則是用於描述南橋晶片的部分,本世代前後總共推出了 GeForce 6150、GeForce 6100 兩款北橋晶片與 nForce 430、nForce 410 兩款南橋晶片,兩款北橋晶片之間的差異僅在內建顯示部分。
全線產品都不支援 SLI 技術,在處理器與記憶體方面的支援能力則與 nForce4 Ultra 完全相同。
NVIDIA nForce 500 系列
發表時間:2006 年 03 月
搭配處理器:Socket AM2、LGA775
如同前面說過的,GeForce 6100/nForce 400 嚴格說起來比較像第 4.5 代,實際上是隔了好一陣子之後推出的 nForce 500 系列才是真正的第五代 NVIDIA 晶片組,與 nForce4 相同,同樣有分別針對 AMD 與 Intel 平台推出的型號,不過實際上 nForce 500 相對於 nForce4 來說改變的幅度其實很小。
首先看到的是第一波上市的產品,定位最高的 nForce 590 SLI (上圖),架構上跟先前的 nForce4 SLI x16 很類似,同樣是南北橋都具備 PCI Express x16 的設計,並且支援雙卡全速 SLI,在超頻模式上也最為完整,相較於上一代產品而言主要差異是 SATA Gen 2 連接埠增加了兩個,但少掉一組 IDE 介面。
至於針對主流市場推出的 570 SLI、570 LT SLI 與 570 Ultra 則是比較類似於 nForce4 SLI XE 的改版,同樣是 SATA Gen 2 連接埠增加了兩個,但少掉一組 IDE 介面,其中前二者之間的差異為 570 LT SLI 刪減了兩條 PCI Express 通道與兩組 SATA Gen 2 連接埠及雙網卡支援, 570 Ultra 與前二者的主要差異則是 570 Ultra 無法將 PCI Express x16 通道拆成 PCI Express x8 + x16 使用。
剩下還沒看的型號還有 560 SLI、560、550、520、520 LE,這幾款的部分則是面向中低階市場的產品,全部都只具備 4 組 SATA 連接埠,其中 560 SLI 是當中唯一一款支援 SLI 技術與第二組 IDE 介面的型號 (可以將 PCI Express x16 拆成 x8 + x8),並且還保留了對 RAID5 的支援能力 (但只支援 AC’97 音效) ,低一階的 560 則是取消了 SLI 技術但多給了一條 PCI-E 通道,550 則是在 560 的基礎上取消了 RAID5 支援。
最低階的 520 與 520LE 則是將 PCI Express 通道砍到分別剩下 19、18 組,並且只能支援 100 Mbps 網路,後者更只剩下兩組 SATA 連接埠,被認為是 C/P 值最低的型號。
至於掛名 nForce 500 的三個型號則是 nForce4 的改名款,500 SLI 即 nForce4 SLI XE、500 Ultra 即 nForce4 Ultra,500 即 nForce 4,所以在此就不特別討論。
最後要看到的則是 Intel 平台的部分,相對於前面 AMD 平台亂七八糟的家族成員規劃來說,Intel 平台方面顯得很簡單,只推出了 590 SLI 與 570 SLI 兩款產品,除去記憶體與處理器支援的規格之外基本上特性與對應型號的 AMD 版本完全一致,這兩款晶片組對於處理器與記憶體的支援則是與 nForce4 相同,均支援最高 1066 MHz 的 FSB 與 DDR2-667 記憶體。
NVIDIA nForce 600 系列
發表時間:2006 年 11 月 (680i)、2006 年 12 月 (680a)、2007 年
搭配處理器:Socket AM2+/AM3、LGA775
受到 Core 2 性能大爆發與 AMD 收購了 NVIDIA 的世仇 ATi 的刺激,在同年推出的 nForce 600 系列可以很明顯的發現 NVIDIA 在晶片組方面轉而開始也很注重 Intel 平台的部分這一現象。
在 AMD 平台的部分僅有 680a 與 630a 兩款晶片組,其中 680a 的架構圖非常有趣,居然是直接用了兩顆一模一樣的晶片而不是傳統的南北橋架構設計,因此各方面連接埠的數量都非常恐怖,SATA Gen 2 3.0Gbps 連接埠居然有 12 組之多,可以提供四組乙太網路連線與高達 56 條 PCI Express 通道 (但版本只有 1.0a),應該可以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吧?同時這也是很罕見的消費性產品能夠支援雙 CPU 組態。
至於採用單晶片設計的 630a 就正常多了,提供 4 組 SATA 連接埠、12 組 USB 2.0 連接埠與 1 Gbps 網路支援,並且具備 GeForce 7025/7050 內建顯示單元,但不支援 SLI 技術,PCI Express 1.1 通道僅有 20 條,此外 630a 與 680a 都能夠支援 HyperTransport 2.0。
接下來看到 Intel 平台的部分,首先 600 系列用於 Intel 平台的晶片組相較於前代產品最主要的提升是支援 1333 MHz 的前端匯流排與 DDR2-800 記憶體,而本系列最高階的代表是 680i SLI 與 680i LT SLI,整體來說架構跟 580 SLI 的 Intel 版本很接近,功能上也相去不遠,不過前者多了 3-way SLI 的支援能力 (可以拆成 x8+x8+x8)。
至於定位略低一些的 650i SLI / 650i Ultra 則是採用類似 nForce 570 的架構,PCI Express 通道由 680i SLI 的 46 條減少為 18 條,USB 2.0 連接埠數也從 10 組減少為 8 組並且拿掉了第二張乙太網路卡的支援能力但卻多了一組 IDE 介面,除此之外則大致相同。
至於最低階的 nForce 610i / 630i 則是將記憶體支援刪減為單通道 (不過 630i 的 USB 2.0 連接埠卻比 650i 多了兩組),而 610i 則再額外拿掉對 1 Gbps 乙太網路卡的支援,並且整合了 GeForce 7050 內建顯示,至於 nForce 630i 整合的內建顯示則是略高一級的 GeForce 7100/7150。
NVIDIA nForce 700、900 系列
發表時間:2007 年 12 月
搭配處理器:Socket AM2+/AM3、LGA775
nForce 700 系列是 NVIDIA 最後一批晶片組產品,同樣是同時推出了搭配 AMD 平台與 Intel 平台的型號,主要增加了對 PCI Express 2.0 的支援,並且為了力求推廣 Hybrid SLI 技術,因此有不少型號都有具備內建顯示單元,在 AMD 平台的部分主要增加了對 HyperTransport 3.0 的支援,Intel 平台方面則是納入了對 1600 MHz FSB 與 DDR3-1333 記憶體的支援。
首先看到的是針對 AMD 平台設計的旗艦型號 780a SLI,架構上回到類似單晶片組成的設計 (雖然 nForce 200 畫得很大顆,但其實它只是代號 BR-04 的 PCI Express 橋接器而已),透過 nForce 200 的協助來提供 3-way SLI (x16+x16 / x16+x16+x8 / x8+x8+x8) 與 PCI Express 2.0 支援 (北橋拉出來的那三條只支援 1.1),能夠提供多達 51 條 PCI-E 通道的支援。
至於面向中低階市場的 750a / 740a / 730a / 720a / 710a (又名 720d) 則顯得中規中矩許多,依然使用單晶片設計並均支援 PCI Express 2.0,其中 740a 與 750a 額外支援 SLI 技術 (x8+x8),其中 740a 為 750a 去除內建顯示單元與 Hybrid SLI 支援的版本,730a 為 750a 去除 SLI 技術支援的版本、710a 是 720a 去除內建顯示單元的版本、720a 為 730a 將內建顯示單元降級的版本。
至於 Intel 平台的部分,NVIDIA 也推出了不少型號,首先看高階市場的部分有 780i SLI 與 790i SLI、790i Ultra SLI 三款,這三款都能夠支援 3-way SLI 與 DDR3 記憶體,而且 PCI Express 2.0 通道都高達 32 條 (其餘通道則是僅支援 PCI Express 1.1),其中 780i SLI 是最早推出的型號,僅能支援 1333 MHz 的前端匯流排,並且需要透過 nForce 200 晶片組才能達成 3-way SLI,而 790i SLI 與 790i Ultra 則不需要且能夠支援 1600 MHz 的前端匯流排。
至於 nForce 790i Ultra SLI 與 nForce 790i SLI 的差別則是出現在記憶體支援能力上,前者能夠支援 DDR3-2000 (超頻) 記憶體,而後者則是僅支援到 8 GB 的 DDR3-1333 記憶體。
至於面向主流市場的 760i SLI / 750i SLI 則是以 780i SLI 為基礎而設計的簡化版本,PCI Express 通道數量刪減並且只支援雙卡 SLI (但還是需要 nForce 200 晶片),同時也拿掉了第二組網路卡的支援,但 USB 2.0 連接埠則多達 12 組,而 750i SLI 則是更進一步的將記憶體支援也降為 DDR2-800 記憶體,USB 2.0 連接埠則是 8 組 (但多了一組 IDE 介面)。
至於 nForce 740i SLI 則是由 nForce 650i SLI 改名而來的型號,所以在此就不多談,至於 nForce 730i 則是系列中唯一採用單晶片設計者,並且同時有搭載內建顯示單元型號的版本以 GeForce 9400/9300 的名義發售,取消了對 SLI 技術的支援,PCI Express 2.0 通道則未有大幅度刪減 (倒是把 PCI Express 1.1 的部分砍光了),比較奇特的地方是 740i SLI、730i 反而是能夠支援 DDR3-1333 記憶體的,同時也保留了對 DDR2-800 記憶體的支援。
至於最後還有一款產品我還沒提到,那就是 nForce 900 家族的唯一一名成員 nForce 980a SLI,實際上只是 nForce 780a SLI 的更名版,唯一差異是在規格表上加入了對 AM3 處理器與 DDR3 記憶體的原生支援 (不過實際上 nForce 780a SLI 也是可以使用這些設備的)。
AMD 480X/570X/580X/690V/690G/690 晶片組
推出時間:2006 年 10 月 (480X/580X)、2007 年 06 月 (570X)、2007 年 02 月 (690V/690G)
搭配南橋:SB400、SB450、SB600
支援處理器:Socket 939 (690 家族除外)、Socket AM2
這三款晶片組是以 AMD 580 晶片組家族的名義推出,全數都是由原 ATi 團隊發展推出的產品,在 AMD 收購 ATI 之後才以這些新名字重新推出,南北橋之間使用第二代 A-Link Express 連結 (實際上就是 PCI Express 1.1 x4 通道)。
首先看到 AMD 480X CrossFire (RD480) 的部分,其實他原本的名稱是 ATI Xpress 200 CrossFire (前面介紹過了),又稱為 ATI Xpress 1600 Chipset (真夠複雜的),主要是採低價策略 (接近 nForce 550) 試圖打擊 NVIDIA 推出的 nForce 570 SLI 晶片組,是整個 580 晶片組家族最低階的型號。
由於僅支援 20 條 PCI Express 通道,因此在 CrossFire 多顯示卡的部分只能拆分為 x8 + x8 而無法維持全速運作。
而本家族中的旗艦-AMD 580X CrossFire (RD580) 則是曾以 ATI Xpress 3200 CrossFire 的名義發布,是整個家族當中功能最為強悍的型號,最大特色是能夠支援一次使用兩張全速 PCI Express x16 的顯示卡進行 CrossFire,SATA II 連接埠的數量也一口氣翻倍來到了八組,並加入了第二組 IEEE1394 與第二組 1 Gbps 乙太網路卡支援,在超頻選項上也比 480X 來得更加完整。
除此之外 580X 晶片組還支援 XpressRoute 功能,提供兩張顯示卡獨立的溝通管道以進一步提高 CrossFire 的性能,而且因為 32 條通道都做在北橋晶片中,所以性能上比起 NVIDIA 旗下的 nForce4 SLI X16 還要來得更強大。
至於 AMD 570X CrossFire (RD570) 的部分則是曾經被稱為 ATI Xpress 3100 CrossFire,也曾經傳出會被命名為 550X,是 AMD 580X 的簡化版,唯一差異出現在 CrossFire 與 PCI Express 通道數上,570X 只能支援 x16 + x8 的組合。
最後要看的是三款被劃分到 690 系列的產品-AMD 690G (RS690)、AMD 690V (RS690C)、AMD 690 (RX690),其中前兩款產品基本上可以被視為 AMD 480X CrossFire 取消掉 CrossFire 技術並加入內建顯示單元的版本,分別加入了 Radeon X1250 與 Radeon X1200 (後者較低階且不支援 HDMI 與 AVIVO),至於 RX690 則是不具備內建顯示單元的版本。
而南橋晶片這部分的故事則要從 ATI 時代開始說起,ATI 在發展晶片的時候是將絕大多數的研發心力投注在北橋晶片上的,至於南橋晶片則主要倚仗第三方廠商提供 (例如 ULi 等),包含可以搭配上面這三款北橋晶片的 SB400 與 SB450 都是在這樣的色彩下產出的產品,實際上這兩款南橋晶片反而不是主力,更多時候 ATI 反而比較習慣搭配 ULI 推出的 M1575。
不過很快悲劇就發生了:NVIDIA 居然把 ULI 給買下來了,那作為世仇的 ATI 可怎麼辦呢?畢竟 NVIDIA 可不是吃素的,在 ULI 併購案完成之後就開始透過控制南橋晶片的出貨來掐住 ATI 的脖子,這下子 ATI 可不得不認真搞南橋晶片了,於是 SB600 就是 ATI 第一款投入大量心力設計的南橋晶片。
回頭看 SB400/SB450,這兩款南橋晶片幾乎具有一模一樣的規格,同樣具有兩組 IDE 介面與 4 個 SATA Gen 1 1.5 Gbps 連接埠,也同樣支援了 RAID0、RAID1,並提供了八組 USB 2.0 連接埠,唯一的不同之處是 SB450 新增了對 HD Audio 技術的支援,並且修正了一些硬體層面上的問題,不過 USB 與硬碟性能低落一直是讓用戶感到很頭痛的問題。
至於 SB600 則在規格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除了將 SATA 控制器提升到 Gen 2 以支援 3 Gbps 的資料傳輸率與 AHCI 之外,USB 2.0 的性能也有大幅度的提升,並且將連接埠數量增加到 10 組,RAID 模式也增加了 RAID10 與 RAID5 的支援能力,至於逐漸被淘汰的 IDE 通道則減為一組。
AMD 7 系列晶片組
推出時間:2007 年 11 月 (790FX/790X/770)、2008 年 03 月 (780)、2008 年 08 月 (790GX 等)、2009 年 08 月 (785G)
搭配南橋:SB600、SB700、SB710、SB750
支援處理器:Socket AM2、Socket AM2+、Socket AM3、Socket F/F+ (僅 790FX)
AMD 7 系列晶片組應該算是目前為止 AMD 晶片組發展史上僅見的大家族吧?從 Logo 設計上可以很容易看出這是為了配合 Phenom 系列處理器而設計的,從最高階的 790FX、790X 開始一字排開足足有 12 個成員之多,除了最低階的 740 與 740G 僅支援 HyperTransport 2.0 2000 MT/s 通道之外,全部都採用 HyperTransport 3.0 5200 MT/s 通道與處理器連接。
首先要看的是最頂級的 790FX (RD790),是系列中唯一一款可以支援 CrossFire X 技術的晶片組,最多可以一次上四張顯示卡 (x8+x8+x8+x8) 或是同時全速使用兩張 PCI Express x16 顯示卡,AMD 將使用 790FX 與 Phenom 處理器的平台稱之為 Spider (蜘蛛),從可以裝四張顯示卡與還剩下六條 PCI Express 可以運用的狀況來說還真的挺像蜘蛛的。
而次一級的 790X (RD780) 與 790GX (RS780D) 則是僅留下一般的 CrossFire 技術,能夠提供 x8+x8 的方式組成雙顯示卡組態,這兩款的差別則是後者具有 Radeon HD3300 內建顯示單元 (也因此能夠有 Hybrid CrossFire X 的能力)。
再次一級的 780G (RS780I) 與 780V (RS780C) 則是去除 CrossFire 能力並將內建顯示單元再降一級 (前者使用 HD3200,後者使用 Radeon 3100) 的 790GX,其中 780G 則還有開啟 Hybrid CrossFire 的能力,然而由於 780G 是整個 7 系列晶片組中賣得最好的型號,所以 AMD 在後來在 2009 年 08 月又以 780G 為基礎推出了整合 Radeon HD 4200 與支援在主機板上加設 128 MB 整合圖形專屬快取機能的 785G (RS880)。
至於 770 (RX780) 從開發代號與名稱來看可以很容易知道其實就是徹底拔掉內建顯示單元的 780G,而 760G (RS780L) 就是再次將內建顯示單元降級為 Radeon 3000 的 780G (是的,很神奇的是 760G 有支援 Hybrid CrossFire 而 780V 沒有)。
最後兩款成員 740 與 740G 則是上代產品 690G 的小幅改版,因此沒有支援任何 CrossFire 技術,也只支援 HyperTransport 2.0 2000 MT/s,兩者的差異為後者多整合了 Radeon 2100 內建顯示核心。
最後要看到的是南橋晶片的部分,7 系列晶片組可以搭配的南橋晶片先後有上代的 SB600 (7 系列晶片組上市初期新款南橋的部分還沒搞定)、新的 SB700 與 SB710、SB750。
SB700 相較於 SB600 來說,比較大的改進是在 USB 的性能上,同時也增加了兩組舊式的 USB 1.1 連接埠,至於 USB 2.0 連接埠則增加了兩組來到 12 組之多,SATA Gen 2 3.0 Gbps 連接埠的數量也增加兩組 (總共六組)。
至於 SB710 與 SB750 則是在 SB700 的基礎上加入了對 Advanced Clock Calibration (ACC 進階時脈校準) 功能,對超頻時的穩定性有幫助,而這兩款晶片的主要差異是後者額外加入了更完整的超頻選項 (OverDrive 3.0) 與對 RAID5 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