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達人養成計畫 7-1:早期儲存裝置簡介 (磁帶與軟碟片)

還記得在第三章的開頭站長曾經介紹過記憶體階層架構嗎?當時的記憶體階層架構圖 (下圖) 當中最下階層的就是本章所要介紹的主題-儲存裝置。

隨著電腦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每人每日所產出的資料量也同步大幅增長,因此在儲存裝置方面的需求始終隨著時間不斷上升,同時也帶動了儲存技術在過去二十年內多次的大幅變革。

打從數十年前的磁帶機、軟碟片誕生開始,人們便不斷努力發展更快、容量更大、體積更小、成本更低的儲存技術,因此有了目前作為大型儲存空間主流選項的硬碟、速度比硬碟更快的固態儲存、輕薄便攜的光學儲存設備等多樣化產品的出現,在接下來的章節裡,站長將會逐項深入介紹這些儲存設備,而本篇將以較早期的磁帶與軟碟為主。

磁帶儲存 (Tape)

在磁帶被發明之前絕大多數電腦使用的是打孔紙 (原理類似考試用的電腦答卷卡),而磁帶 (Magnetic Tape) 則是最早被發明出來的儲存裝置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1 年隨 UNIVAC (世界上第一台商用型電腦,誕生於世界第一台電腦 ENIAC 出現後五年) 所推出的 UNISERVO 磁帶機。

磁帶的基本原理是透過改變長條塑膠帶上塗佈的磁性物質之分布來進行資料的保存 (基本原理和硬碟相當相似,主要的差異在於構型上的不同),從 UNISERVO 磁帶機開始,有很長一段時間電腦儲存設備的主流選項就是磁帶,且在磁帶系統被發明之後的幾十年裡,針對磁帶的改良與研發始終都沒有間斷,因此在歷史上也曾經出現相當多的標準規範,其中較為知名的有數位線性磁帶、開放線性磁帶 (LTO) 與數位資料儲存 (DDS) 三大種類,以下站長就這三大種類進行簡單介紹 (至於其他磁帶系統由於現今已經十分罕見或是並未被廣泛採用,因此就不特別花費篇幅介紹了)。

數位線性磁帶 (DLT,1984 年 – 2007 年)

數位線性磁帶 (Digital Linear Tape) 是由 DEC 公司在 1984 年前後所發明,採用半吋寬的磁帶搭配多軌線性曲紋錄製技術 (Linear Serpentine Recording) 儲存資料,最初以 CompacTape 品牌推出。

第一代產品的容量是 100 MB (在 1984 年這可是超大的容量),寫入速度則是每秒 0.045 MB,值得注意的是,所有 DLT 磁帶都支援資料壓縮技術並且宣稱可以保存資料達 30 年之久 (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所有種類的磁帶都不耐摔也不耐濕)。

在 CompacTape I 面世大約三年後 DEC 又推出了改良版產品 CompacTape II 將容量提升到 300 MB,此後每隔兩到三年就會推出一次改版,幾乎每次改版都在容量或寫入速度上有明顯的改進,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歷代產品之間雖然長相相仿,但實際上在大多數情況下都無法相容。

最後一款產品則是推出於 2006 年的 DLTtape S4 (由 Quantum Corporation 所推出,這間公司在 2004 年向 DEC 收購了 CompacTape 技術的專利並將相關產品改名為 DLT),可以提供高達 800 GB 的容量 (包裝上標註的 1,600 GB 是在資料壓縮率達到理想狀態的情況下,但實務上不太可能) 與 60 MB/s 的寫入速度,不過在 2007 年 Quantum Corporation 便宣布停止發展 DLT 技術並轉向支持 LTO 技術。

推出年代 產品命名 最大容量 卡匣顏色 世代別
1984 CompacTape I 100 MB 亮灰色 第一世代
1987 CompacTape II 300 MB 暗灰色 第二世代
1989 DLTtape III 10 GB 亮棕色 第三世代*
1994 DLTtape IV 40 GB 深棕色 第四世代*
1995 DLTtape III XT 15 GB 白色 第三世代*
1998 SuperDLT I 160 GB 深綠色 第五世代
2003 DLTtape VS1 160 GB 黑色 第六世代*
2004 SuperDLT II 300 GB 深藍色 第六世代
2006 DLTtape S4 800 GB 深紫色 第七世代*

備註:第四世代磁帶機可向下相容部分第三世代磁帶,支援 DLTtape III XT 之磁帶機可相容 DLTtape III,但反之則無法使用;第七世代磁帶機可讀取 SuperDLT II 但無法寫入;DLTtape VS1 為針對入門市場設計,無法與其他種類之 DLT 磁帶相容,但第六世代磁帶機可讀取 DLTtape VS1 中的資料。

數位資料儲存 (DDS,1989 年 – 2009 年)

接下來要介紹的數位資料儲存技術 (Digital Data Storage) 有時又稱為 DAT 技術,然而 DAT 其實是 Digital Audio Tape 的縮寫,從名稱上可以得知此種儲存技術所使用的磁帶最初在發展的時候其實並不是為了電腦資料儲存而生,而是為了保存數位音樂所設計的。

也因為這樣的淵源,在構造上 DDS 磁帶比較類似於 1990 年代人們常用的錄音帶 (最大差別在於常見的錄音帶所錄製的是類比音訊,而 DAT 磁帶則是錄製數位音訊),但後來也被拿來儲存一般資料。

相較於 DLT 來說,DDS 所能提供的容量較小,但相對來說讀寫設備比起 DLT 要來得便宜許多,因此在入門級磁帶市場長期保有相當高的市佔率 (即便 DLT 也有陽春版本 Value 系列加入競爭,但畢竟 DDS 所使用的磁帶技術成本較低,因此有一段時間大致上是發展為 DLT 主掌中高階市場,而低階入門市場則由 DDS 擔綱主流),以 1989 年發布的 DDS-1 來說,提供 1.3 GB 與 2 GB 兩種容量,同期的 DLTtape III 則有高達 10 GB 的容量可供選擇,不過值得注意的是,DDS 也與 DLT 一樣支援資料壓縮技術,且理論最大資料壓縮比也同樣是 2:1。

與 DLT 相似,DDS 磁帶也是每隔幾年就會推出升級版產品,而 DDS 磁帶最後一次改版則是在 2009 年 (以 DAT-320 之名推出, 實際容量為 160 GB,相較之下早兩年推出的 DLTtape S4 則可以提供高達 800 GB 的容量,足足差了五倍之多) 發佈的第七世代產品,而原先預定要做為 DAT-320 後繼產品的第八世代 (代號 Gen 8) 則在後來被取消。

推出年代 產品命名 最大容量 磁帶長度 世代別
1989 DDS-1 2 GB 90m 第一世代
1993 DDS-2 4 GB 120m 第二世代
1996 DDS-3 12 GB 125m 第三世代
1999 DDS-4 20 GB 150m 第四世代
2003 DAT-72 36 GB 170m 第五世代
2007 DAT-160 80 GB 154m 第六世代*
2009 DAT-320 160 GB 153m 第七世代*

備註:除 DAT-160 與 DAT-320 之磁帶寬度為 8mm 之外,各世代磁帶之寬度均為 3.81mm,因此 DAT-160 與 DAT-320 磁帶的厚度略有增加。

至於相容性方面,DDS 磁帶的狀況與 DLT 磁帶相當類似,歷代的 DDS 磁帶之外觀其實相去不遠,但並不是每代產品之間都能夠維持相容 (通常而言每代磁帶機都會往前相容一到兩個世代的磁帶,但實際情況需要視乎磁帶機本身的支援能力而定)。

DDS-1 DDS-2 DDS-3 DDS-4 DAT-72 DAT-160 DAT-320
第一世代磁帶機 O
第二世代磁帶機 O O
第三世代磁帶機 O O O
第四世代磁帶機 O O O
第五世代磁帶機 O O O
第六世代磁帶機 O O O
第七世代磁帶機 O O

備註:有部分磁帶機的向下相容性較差,實際情況需以廠商手冊記載為準。

開放線性磁帶標準 (LTO,2000 年至今)

最後要介紹的是最晚誕生的 LTO 標準 (全稱為 Linear Tape-Open),LTO 標準是由 IBM、HP 與 Seagate 這三間公司所共同組成的 LTO 聯盟所制定,原先是為了與 Quantum Corporation 所主推的 DLT 磁帶標準與 SONY 主推的 AIT 磁帶標準抗衡而生,旨在創造一個更開放的中階磁帶系統標準 (因為 AIT 與 DLT 的專利都牢牢握在 Quantum 與 SONY 兩間公司手上,授權費高昂連帶使得生產與設備成本都居高不下)。

然而在 LTO 標準的第一個版本完成之後不久,Seagate 便將其磁帶部門分割獨立為 Certance 公司,而 Certance 在 2005 年又被 Quantum Corporation 所收購,最終使得 IBM、HP 與 Quantum Corporation 這三大磁帶廠商共同聚首於 LTO 聯盟,在這三大巨頭的龐大影響力之下,目前在市場上所能見到的磁帶機幾乎都是基於 LTO 標準而設計的。

第一代 LTO 標準在 2000 年發佈,所支援的最大容量為 100 GB,此後每隔二到三年就會進行一次技術升級,每次都在磁帶容量上有大幅度的提升 (截至目前為止,幾乎每代都是翻倍成長),成長幅度遠遠超越 DLT 與 AIT。

值得注意的是,原先 LTO 磁帶在發展時設計了 Ultrium 與 Accelis 兩種卡匣規格 (後者體積、容量均較小並採用雙捲軸設計,前者則採單捲軸設計),而市面上實際上僅有 Ultrium 規格的產品,而 Accelis 規格的產品則從來沒有進入市場過 (該商標亦已於 2003 年廢止),因此有些廠商或文件會直接以 Ultrium 代稱 LTO 磁帶,一般而言文件內提及 LTO 磁帶時所指的也是 Ultrium 規格的產品。

截至目前為止,LTO 磁帶已經發展到第八世代 (標準規範於去年十二月定案,而實際產品則在今年上半年陸續面市),單一一塊磁帶所能存放的資料就高達 12TB (在最理想狀態下壓縮後可以存放原先體積高達 30 TB 的資料),儲存密度已經遠遠甩開一般硬碟,雖然目前在消費市場裡面早已見不到磁帶系統的蹤跡,但 LTO 磁帶在企業市場中始終仍因其特殊的特性而保有一席之地。

世代別 發佈年代 最大容量 理論壓縮比 磁帶長度 磁帶厚度 卡匣顏色
LTO-1 2000 100 GB 2:1 609 m 8.9 µm 黑 (藍)
LTO-2 2003 200 GB 2:1 609 m 8.9 µm 紫 (暗紅)
LTO-3 2005 400 GB 2:1 680 m 8 µm 藍灰 (黃)
LTO-4 2007 800 GB 2:1 820 m 6.6 µm 綠 (綠)
LTO-5 2010 1.5 TB 2:1 846 m 6.4 µm 暗紅 (淡藍)
LTO-6 2012 2.5 TB 2.5:1 846 m 6.1 µm 黑 (紫)
LTO-7 2015 6.0 TB 2.5:1 960 m 5.6 µm 紫 (藍灰)
LTO-8 2017 12 TB 2.5:1 960 m 5.6 µm 暗紅 (綠)

備註:括號內的顏色為 HP 所選用之卡匣顏色,與規格書內的慣用顏色不同;自 LTO-5 開始支援建立分割區與支援 LTFS 檔案系統。

而在相容性方面,為了避免過去 DDS 磁帶與 DLT 磁帶經常出現有時可以向下相容有時又不行,容易在採購與佈署時造成困擾的問題,LTO 磁帶的世代規範相當嚴謹,不論是哪一代的 LTO 磁帶機,一律以寫入往前相容一代;讀取往前相容兩代;新世代磁帶一律不相容於原有磁帶機為原則 (如下圖,以 DELL 所推出的 PowerVault 110T 搭載不同世代的 LTO 磁帶機為例)。

磁帶儲存的優缺點

在簡單介紹過歷史上曾經長期位居主流地位的三大磁帶系統之後,我們可以簡單歸納磁帶儲存技術的優點如下:

至於在缺點方面,磁帶系統因其本身原理或是特性而有以下這些缺點:

從上面所整理的優缺點可以很容易得知,絕大多數磁帶的優點其實都是大型企業在保存備份資料時相當在意的點,而這些優點對於一般用戶來說幾乎都沒有太大的意義,但磁帶系統的缺點卻會給普通用戶帶來相當大的困擾 (對於大型企業冷儲存備份用途來說,這些缺點倒是不算甚麼),這也就是為什麼磁帶系統在硬碟技術成熟之後很快就從消費市場徹底銷聲匿跡,卻直到今天仍然在企業市場中佔有相當比例的原因。

軟碟 (Floppy Disk)

在介紹完磁帶之後,接下來站長要談的是 (或許會有比較多讀者曾經見過甚至曾經用過) 軟碟,相較於磁帶受制於其連續帶狀結構而只適於循序存取的特性,軟碟採用了圓形磁盤作為儲存資料的媒介,使其在進行隨機存取時的性能與方便性都遠遠勝過磁帶,又加上其重量輕、可攜性遠勝於硬碟,因此在隨身碟與光學儲存技術普及之前軟碟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人們攜帶資料的主要方式 (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軟體的儲存按鍵所使用的符號就是一張軟碟片,甚至有些較晚出生的人還以為該符號單純就只是儲存的意思)。

8 吋軟碟 (Floppy,1967 年 – 1977 年)

軟碟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1967 年,當時 IBM 在其大型電腦 System/370 時,首度決定將微碼的存放位置由非揮發性記憶體晶片改為揮發性記憶體晶片,因此每次開機時都會需要從外部儲存裝置當中將微碼載入到揮發性記憶體中 (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為了簡化微碼更新的操作與降低更新所需的成本,讓用戶不再需要透過替換微碼晶片的方式進行更新),然而這樣的設計勢必需要同時搭配一種低成本、便於攜帶,且容量不必很大的儲存裝置,好讓 IBM 可以隨時透過郵遞的方式寄送最新版本的微碼給用戶。

原先 IBM 曾經考慮使用磁帶技術,但磁帶的速度太慢,體積也太大因此並不合適,後來 IBM 的研發團隊 (以時任 IBM Direct Access Storage 產品經理的 Alan Shugart 為首,整個軟碟的發展歷史基本上都和這位工程師有關,甚至到下篇介紹硬碟的時候都還會再見到他,同時 DAS 部門也是當時 IBM 最為賺錢的部門之一) 以早期硬碟的原理為靈感發展了一種直徑 200 毫米 (約 8 吋),上面塗滿金屬氧化物的塑膠碟盤,可以預先記錄 80 KB 的資料 (但不能修改),而他們很快就發現這種塑膠碟盤的讀取很容易受到空氣中的灰塵或懸浮微粒影響,於是就使用塑膠殼將碟盤包覆起來,並且在中間加上一層布用以吸附、隔絕灰塵與防止外殼刮傷碟盤,於是第一款軟碟片就這麼誕生了。

不過可以讓使用者隨時自行寫入資料的軟碟片與軟碟機則是要等到 1972 年才面市,第一款支援讀寫的軟碟機與軟碟片是由一間名叫 Memorex 的公司所發佈的 (Alan Shugart 從 IBM 離職後跳槽到這間公司),至於 IBM 則是要等到隔年才發佈類似產品,同時 Alan Shugart 也在 1973 年自行創辦 Shugart Associates 公司,這間公司在後來的幾年內迅速成為軟碟界的龍頭廠商 (不過 Shugart Associates 的發展其實與 Alan Shugart 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這部分的故事我打算留待下節再談)。

8 吋軟碟片的容量由 80 KB 起跳,最大可至 1.2 MB,比較特別的是,絕大多數 8 吋軟碟片都採用實體磁區 (hard-sectored) 設計,也就是磁區分界是使用實體分隔的方式預先刻錄在碟盤上,而不是使用軟體格式化的方式劃分虛擬磁區。

5.25 吋軟碟片 (Mini Floppy,1976 年 – 1986 年)

隨著 8 吋軟碟片納入對於寫入資料的支援之後,有越來越多人開始使用軟碟作為攜帶資料的工具,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文字處理工具納入了對軟碟片存取的支援,隨著使用率與相容系統數量的提升,軟碟片開始逐步在一般個人電腦市場中普及,但是 8 吋軟碟片的體積仍然太大而難以攜帶,且對於文字工作者等行業來說 8 吋軟碟機的購置成本也仍然偏高,因此人們開始尋求將磁碟片的體積進一步縮小。

在 1976 年 Shugart Associates 公司正式發佈了 5.25 吋軟碟片與 SA-400 軟碟機 (至於為什麼是 5.25 吋,時任 Shugart Associates 工程師的 Jim Adkission 與 Don Massaro 表示靈感來源是餐廳的雞尾酒餐巾),採用單面 35 磁軌儲存,可以存放 110 KB 的資料並且同時支援實體磁區與虛擬磁區軟碟片,且 5.25 吋軟碟很快就獲得了廣泛的採用,Shugart Associates 公司也在 1977 年被 Xerox 以四千萬美金收購。

然而隨著 5.25 吋軟碟被廣泛接受,開始生產 5.25 吋軟碟機的廠商數量也隨之增加,在 1978 年時已經有多達十家廠商在生產這種軟碟機,而 Shugart Associates 在開發第二代產品 (由 35 磁軌提升至 80 磁軌) 時並不順利,又加上廠商間的削價競爭最終導致 Shugart Associates 在 1985 年結束營運活動,並在 1991 年終止運作。

比較有意思的是,Apple 在 1978 年配合 Apple II 所推出之 Disk II 軟碟機的首批產品其實就是以 Shugart Associates 公司所生產的 SA-400 磁碟機為基礎,手工裝上 Apple 自行研製的電路板與貼上蘋果標誌而成,而 Steve Wozniak 所研發的 Group Code Record 技術使得 Disk II 軟碟機可以在碟片上存放高達 140 KB 的資料,比起 SA-400 原始設計還要多出 27% 之多。

至於為什麼 Shugart Associates 公司會願意遵照 Steve Jobs 的要求把 SA-400 的電路板與部分元件拿掉之後壓低價格 (Steve Jobs 要求單價必須是 100 美金,這是 SA-400 售價的四分之一) 賣給 Apple 呢?其實 Shugart Associates 的工程師當初所打的如意算盤是把被列為瑕疵品打掉的 SA-400 依照 Apple 的要求把電路板拿掉並改名為 SA-390 之後當成新軟碟機樣品賣給 Apple,並且相信 Apple 的工程師不可能讓這些壞掉的軟碟機起死回生,在開發過程處處碰壁之後就會乖乖回頭向 Shugart Associates 購買完整的 SA-400。

但事情並未如 Shugart Associates 工程師所預期的發展,時任 Apple 工程師的 Cliff Huston 透過改良電路板上的類比電路元件與建立一系列針對 SA-390 的調整作業流程成功讓這些軟碟機正常運作,直到後來 Apple 要向 Shugart Associates 正式購買 SA-390 軟碟機用以生產 DISK II 時 Shugart Associates 公司才向 Apple 承認了這件事情,有趣的是,這批 DISK II 的穩定性表現甚至比 Shugart Associates 自行製作與品管的 SA-400 還要來得更好。

5.25 吋軟碟片的容量自 110 KB 起跳,最大可至 1.2 MB,儘管以虛擬磁區為主但仍然有少數 5.25 吋軟碟片是採用實體磁區配置。

3.5 吋軟碟片 (Micro Floppy,1983 年 – 2011 年)

在 5.25 吋軟碟的推廣獲得成功之後,越來越多廠商投入軟碟片與軟碟機的生產,並且許多廠商都致力於研究如何進一步縮小軟碟片的體積以複製 5.25 吋磁碟機當初所獲得的成功,因此在 1980 年代初期出現了非常多種尺寸與規格不同且彼此間無法相容的軟碟標準,造成使用者在選購上的困擾 (甚至還有許多同期但不同廠牌的電腦各自搭配不同規格的軟碟機的情形),並且無法撼動 5.25 吋軟碟片的地位。

這樣混亂的情況直到 1982 年 23 家軟碟片廠商共同組成 Microfloppy Industry Committee (MIC) 才有所改變,在 1983 年 MIC 組織正式公布了 3.5 吋軟碟片的正式標準 (基於 SONY 在 1981 年推出的 3.5 吋軟碟規格修改而來),至此 5.25 吋軟碟片的接班人才終於定於一尊,並且開始逐步取得市占並在 1990 年代取代了 5.25 吋軟碟成為主流。

3.5 吋軟碟片的容量從 360 KB 起跳,先後共推出了以下四種不同的標準規範,但其中以容量為 1.44 MB 的高密度 HD 版本流通最廣,容量最大的 ED 版本 (提供 2.88 MB 容量) 則鮮少出現於市場上。

軟碟片類別 容量 發佈年代 備註
SS DD 單面雙倍密度 360 KB 1983
DS DD 雙面雙倍密度 720 KB 1984
DS HD 雙面高密度 1,440 KB 1986 流通最廣
DS ED 雙面超高密度 2,880 KB 1987

備註:有少數特殊 3.5 吋軟碟片是以 DS HD 軟碟片為基礎,透過增加額外磁區的方式來小幅提升容量,但相容性並不理想。

軟碟時代的終結

從 1998 年 Apple iMac G3 作為第一款捨棄內建軟碟機的個人電腦面世開始,軟碟的生命週期就已經進入了倒數計時,畢竟隨著個人電腦軟體的功能日益豐富,所需要占用的空間也隨之大幅增長,以 Windows 98 來說,光是安裝檔就需要占用將近 300 MB 的空間,若是使用軟碟片作為承載器具則需要超過 200 片的 3.5 吋軟碟片才放得下,不論是從成本或使用方面思考,這麼做都顯然非常不切實際,因此當時已經有相當多種重要軟體都已經使用光碟發行,連帶使得光碟機很快就成為了所有電腦的必備元件。

而在光碟機與光碟被廣泛採用的同時也推動了燒錄機的普及,這也使得人們需要使用軟碟攜帶大型資料的機會日益減少,而在 2000 年 IBM 發售了第一隻 USB 隨身碟後,隨身碟便迅速徹底取代了人們使用軟碟片攜帶小型資料的需求,因此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軟碟片就只剩下當系統故障或需要重灌時當作開機片的用途了 (實際上 2000 年發佈的 Windows Me 就是微軟最後一次在包裝內隨附開機用軟碟片),軟碟機與軟碟片的需求也因而迅速衰退。

時序進入 2006 年之後,由於 Windows Vista 在導入 DVD 作為安裝媒介的同時也採用了全新設計的開機管理系統,從此不再有所謂開機片的存在與需求,由於軟碟的所有用途都已經遭到取代,且軟碟又不像磁帶有著在某些領域、應用中仍有需求的專屬特性,因此在 2006 年之後軟碟片幾乎就徹底銷聲匿跡了,從那時起新推出的個人電腦主機也漸漸不再內建軟碟機,而 2011 年 SONY 正式宣布停產 3.5 吋軟碟片的同時,也正式為軟碟這類產品的生命畫上了句號。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