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的智慧型手機-iPhone 發展史 (一) : 話說從頭 (2004 – 2007)

初代 iPhone 與 iPhone 誕生前的那些事

這是本站久違的歷史回顧系列,這次我們要回顧的是從 2007 年第一代 iPhone 發佈起到今日這 15 年間蘋果如何靠智慧型手機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進而影響整個世界,成為目前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的發展過程。

話說從頭 (2004 – 2007)

在談 iPhone 的發展過程時,不可避免地得從 iPod 這款產品開始講起,在 1997 年 Steve Jobs 重返蘋果電腦公司時,蘋果正處於隨時可能陷入破產的狀態,在 Steve Jobs 回任蘋果電腦執行長的頭幾年中,他砍掉了當時公司內部正在研發的多款產品。

When we got to the company a year ago, there were a lot of products.
There were 15 product platforms and a zillion variants of each one.
I couldn’t even figure this out myself.
After about three weeks. I said, “how are we gonna explain this to others, when we don’t even know which products to recommend to our friends?

– Steve Jobs at Macworld New York 1998

根據 Steve Jobs 本人的說法,他花了三個禮拜仍然沒能搞清楚當時蘋果的產品線,在連他們自己都沒能搞懂的狀況下根本無法向外界推廣這些產品,因此其大刀闊斧將當時的 15 個產品平台大幅縮減至僅以「四大象限」劃分的產品結構以整合開發人力與加快產品的迭代速度。

當時的蘋果將整間公司專注在開發個人電腦上,分別針對消費性用戶 (Consumer) 與專業用戶 (Pro) 各推出一款桌上型電腦與一款筆記型電腦,也就是後來大獲成功的 iMac、Power Macintosh、iBook 與 PowerBook 這四條產品線,而 iPod 則是在這波產品線大幅精簡後蘋果的第一條新開的產品線,在當時資源相當有限的情況下時任計畫負責人的 Tony Fadell 還是成功在 2001 年完成了第一代 iPod 並且在當年的十月正式面世,雖然最初由於僅支援 Mac 平台使其銷量增長受到限制,但隨著後來第二代產品也新增了支援 Windows 平台的版本與後來 iTunes 正式推出 Windows 版本後 iPod 的銷量便開始迅速增長。

隨著時間來到 2004、2005 年,iPod 成為了全美最暢銷的數位音樂播放器,其年銷量已達年銷量 2,000 萬台之譜,並且貢獻了當年蘋果電腦公司總營收的 45%,對當時一度處於風雨飄搖狀態下的蘋果來說,iMac 與 iPod 的成功挽救了這間一度岌岌可危的公司,並且為後來的成功甚至改變世界奠下了穩固的基礎,甚至還形成了 iMac 與 iPod 互相帶動銷量的良性循環 (有關 iPod 的詳細故事留待日後有機會撰寫 iPod 專文時再談),而我們本篇的主題 iPhone 實際上就是在 iPod 的基礎上延伸發展而來的。

iPod 後的下一步?

早在 2004 年 iPod 業務正蓬勃發展時,Steve Jobs 就已經開始留意未來可能出現的危機,而根據其判斷最有可能在未來成為 iPod 最大威脅的產品就是手機,Steve Jobs 認為在當時隨著手機加入攝影功能後數位相機產業而日薄西山,接下來手機廠商決定在手機上加入音樂功能也只是時間的問題,由於每個人勢必都擁有手機,如果手機能夠提供足夠好的音樂功能,那 iPod 的存在就會變成一種多餘 (實際上後來也確實如此發展了,Motorola 在 2004 年就推出了主打音樂娛樂功能的 E398,而 Sony Ericsson 的第一台 Walkman 手機 W800i 則是在隔年的 2005 年 08 月推出)。

第一部「Apple 手機」:MOTOROLA ROKR E1

發佈日期 2005 年 09 月 07 日
機身尺寸 108 x 46 x 20.5 mm
機身重量 107g

在這樣的擔憂之下,Apple 所做的第一個動作是尋求與當時作為主要手機製造商之一、正憑藉著外觀新穎輕薄的 RAZR V3 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的 MOTOROLA 合作,這場合作從 2004 年底開始,最終的產物就是蘋果參與設計的第一款手機:MOTOROLA ROKR E1,不過從後來的發展以及最終的產品看來,當時這兩間來自不同領域的業界巨頭這次的合作顯然並怎麼不成功。

在雙方的互相猜忌之下 MOTOROLA ROKR E1 並沒有採用當時 MOTOROLA 最尖端的 RAZR V3 系列設計,而是採用了 E398 上所使用、極其平凡且傳統的直板設計,而蘋果也在其所內建的 iTunes 機能中刻意設下了最多僅能存放 100 首歌曲的限制 (據當年報導其實蘋果本來想設的限制是 25 首歌,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論裝入的記憶卡容量有多大,都無法越過這項限制),於是最終造就了這麼一款外觀傳統厚重、主打的音樂功能也只能提供堪稱「悲慘」體驗,集各種短版於一身的奇葩產品,基本上可以視為只是加了一顆 iTunes 實體按鍵、多塞了一顆 30 萬畫素鏡頭與內建 iTunes 軟體的 E398。

此外這款「音樂手機」甚至無法支援 A2DP 藍牙傳輸、無法支援無線傳輸音樂,就算透過有線連接搭配 iTunes 軟體也受制於其 USB 1.1 介面而只能以非常緩慢的速度進行同步,在使用其內建的 iTunes 軟體聆聽音樂時也有著系統反應會變得緩慢的問題,也無法搭配標準的 3.5mm 孔位耳機使用,只能使用相對少見的 2.5mm 孔位耳機,這款產品後來更被多次選為「史上最糟糕的電子產品」之一。

而這次失敗合作的最高潮其實就落在 2005 年 09 月 07 日這款手機被 Steve Jobs 發表的時候,在同場發表會上蘋果同時發表了外觀極其輕薄卻可以存放多達 1,000 首歌的 iPad nano,幾乎是在發表會結束的那刻就不難透過媒體反應的差別看出這兩款產品在成功度上的天差地別了。

而發表會過程中 Steve Jobs 對 iPad nano 著墨甚深 (就連發表會的主題也強調了口袋中的一千首歌這點) 卻對「iTunes Phone」輕描淡寫,甚至還特別提及了是 MOTOROLA 設計了這款手機,而蘋果做的只是「iTunes 客戶端」、15 分鐘的介紹裡面多達三分之二是交給 MOTOROLA 執行長與配合的行動通訊業者 Cingular 的營運長,如此顯而易見的差別待遇更是明白展現了雙方的這次合作有多麼失敗,MOTOROLA 的執行長也在後來的反彈中怒噴 iPad nano 表示「人們期待不僅止於能播放音樂的裝置,誰會想聽一千首歌?」、蘋果的 iPod 部門資深副總裁 Jon Rubinstein 也將這款產品評價為一次「實驗」,後來這款產品的支援在 2006 年 09 月就迅速被蘋果宣告終止。

另一台 iTunes Phone:MOTOROLA SLVR L7

發佈日期 2006 年 02 月
機身尺寸 114 x 49 x 12 mm
機身重量 85g

雖然 Apple 與 MOTOROLA 合作的第一代 iTunes Phone 並不成功,但在隔年 MOTOROLA 還是推出了 iTunes Phone 的續作 MOTOROLA SLVR L7。

相較於 ROKR E1 來說,SLVR L7 雖然在機身厚度與重量上有顯著的縮減,但仍然與 ROKR E1 有著相似的限制,例如最高只能同步 100 首歌、不支援 A2DP 藍牙音訊、緩慢的傳輸速率 (傳完一百首歌大約需要半小時左右) 等,因此市場接受度並沒有什麼劇烈的變化。

iPhone 計畫的開端

雖然兩款與 MOTOROLA 合作推出的 iTunes Phone 並沒有獲得太大的成功,但這次失敗的合作經驗其實也是蘋果正式下定決心要開始自行研發智慧型手機的開端,且蘋果確實在開發 iTunes Phone 的過程中得到了許多後來被應用在 iPhone 上的經驗,並且這兩部由 Cingular 大力參與合作的 iTunes Phone 也使蘋果得以與電信業者首次牽上了線 (Cingular 後來成為 iPhone 首發時的合作電信業者 AT&T 的一部分,而 Cingular 也參與了 iPhone 的部分研發工作並投入資金換取 AT&T 在 iPhone 發售起最初四年內的美國市場獨家銷售權)。

最初蘋果的智慧型手機開發計畫是由 AirPort 團隊負責,但不久後就被移交給成功主導開發 iPod 這款公司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消費性電子產品的 Tony Fadell 所帶領的團隊,代號「Purple」的 iPhone 開發計畫於是正式成立,最初的計畫是要設計出一款「可以打電話的 iPod」,因此使用了當時的 iPod 做為基礎,採用 Click Wheel 轉盤作為主要的操作介面,不過這樣的設計進展並不順利,尤其是在使用 Click Wheel 轉盤進行撥號時用起來可說是相當不便。

當時蘋果內部還有另一項開發計畫正在進行,開發的是一種「狀似平板的電腦」,是的,你沒猜錯,這個開發計畫最後的結果其實就是後來的 iPad (上圖右側就是該計劃當中的其中一個原型機,被人們稱為 Model 035,看起來是不是很像只剩下螢幕的 iBook 呢?),也就是說實際上早在 iPhone 計畫立項之前 iPad 就已經進入開發階段了,然而其實這也不讓人意外,畢竟蘋果並不是第一次製作類似 iPad 的產品,在此前蘋果其實早就發展過具有觸控螢幕的可移動式裝置:Steve Jobs 本人相當痛恨的 Newton 系列。

而根據賈伯斯傳一書中的說法,Steve Jobs 開啟蘋果研發平板電腦計畫的緣由其實是來自於其 2002 年參加一名微軟員工的生日宴會時該名員工對其誇耀微軟正在開發的平板電腦的強大所在而其本人並不服氣所致,在該場宴會後 Steve Jobs 便決定開始研發一款不具有鍵盤也不必使用觸控筆的平板電腦,最終他們找到的答案就是目前我們每日都會用到的多點觸控顯示器 (Multi-touch Display),其技術基礎奠基於 2005 年蘋果收購的 FingerWorks 所設計的觸控鍵盤與操作手勢上,而約莫是同一時間 Jony Ive 所率領的團隊其實也在嘗試開發用於 MacBook 的多點觸控板 (Multi-touch Trackpad) 並且正在探究將其用於電腦螢幕的可能性。

在這個時間點當下由於蘋果的高階主管們還不確定 Multi-touch 技術最終是否能夠被應用在手機上,於是「Purple」開發計畫被一分為二,分別是繼續基於 Click Wheel 轉盤研發的 P1 與採用多點觸控技術的 P2,而原先的平板電腦研發計畫則被暫時擱置,Apple 開始大量投入其最尖端的研發能量到 Purple 計畫中,不久後 P1 計畫便被認定失敗,P2 計畫則雀屏中選成為後來我們所熟知的 iPhone 的雛形。

重新發明電話 (2007)

在 2007 年 01 月 09 日的 Macworld Expo 2007 San Francisco 展會上蘋果正式向全世界發佈了 iPhone,在會前發出的邀請函上蘋果是這麼宣示的:「最初的 30 年只是個開端,歡迎來到 2007」。

在發表會上 Steve Jobs 先是表示他等待這場發表會已經等了兩年半的時間 (估計是從蘋果起心動念要發展手機開始起算),並且在正式發表 iPhone 之前甚至拿了 1984 年推出的初代 Macintosh 與 2001 年推出的初代 iPod 出來比較,將其並列為「改變一切的革命性產品」,隨後 Steve Jobs 便揭示了他們對 iPhone 的定位:「搭載觸控螢幕的寬螢幕 iPod」、「革命性的行動電話」、「突破性的網路通訊裝置」。

在發表 iPhone 的同時,Apple 更是直接宣告「他們重新發明了電話」,足見他們對這款產品的自信程度,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第一代 iPhone 確實成為了今日所有智慧型手機的基礎,舉凡大尺寸的寬螢幕顯示器、電容式觸控螢幕、玻璃表面設計、特別針對觸控操作優化的操作介面、距離感應器、可變的觸控鍵盤、完善的無線網路與藍牙支援等概念都成為了今日智慧型手機所共同具備的特性。

同時在這場發表會中 Steve Jobs 也宣布 Apple Computer, Inc. 將更名為 Apple Inc. 的消息,新的名稱反映了 2007 年以後的蘋果不再僅只專注於電腦領域,產品線所涵蓋的範圍已擴及手機與機上盒等領域的現況。

iPhone (2007)

發佈日期 2007 年 01 月 09 日
機種識別碼 iPhone1,1 (M68AP)
機身尺寸 115 x 61 x 11.6 mm
機身重量 135g
晶片 SAMSUNG S5L8900 (APL0098) + PowerVR MBX Lite
記憶體 128MB LPDDR-266
支援系統 iPhone OS 1.0 (1A543a) 至 iPhone OS 3.1.3 (7E18)
儲存空間 4GB、8GB、16GB
主相機 2.0 MP
顯示器 3.5″ TFT LCD,480×320,163 PPI
建議售價 USD$ 499 (AT&T 綁約兩年) 起

第一代 iPhone 作為蘋果自行研發的第一台手機,確實帶來了許多革命性的特性,像是 3.5 寸的電容式觸控螢幕、Multi-Touch 多點觸控技術、可隨使用場景變化的觸控鍵盤、比當時所有智慧型手機所使用的作業系統都更接近個人電腦作業系統、奠基於 OS X 之上的 iPhone OS、搭載第一款可以完整開啟電腦版網頁的瀏覽器 Safari 等。

但在這些革命性的新特性之外其實也伴隨了許多的不足,在第一代 iPhone 上市時實際上並不支援 App Store,因此使用者並無法取得預載應用程式以外的 App (僅可使用少數相對簡單的網頁應用程式),作業系統中甚至沒有選取文字後進行複製、貼上的功能 (根據當時任職於 Apple 的工程師的說法,缺乏這些功能是因為開發時程過於緊湊所以來不及做),也缺乏前置鏡頭與視訊通話的能力,嚴格說起來在這些方面其實並沒有達到「智慧型手機」所應具備的標準。

在晶片方面,第一代 iPhone 使用的 SoC 為來自三星的 S5L8900 (蘋果產品編號為 APL0098),基於三星的 90nm HKMG 製程製造,包含一枚 ARM1176 架構的 32 位元 ARMv6 運算核心 (400 MHz) 與 PowerVR MBX Lite 圖形處理器,記憶體規格為 128 MB 的 LPDDR-266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代的記憶體控制器寬度只有 16-bit,所以理論頻寬僅為 533 MB/s),基頻晶片則使用 Infineon 所設計的 PMB8876,整體而言在性能方面第一代 iPhone 相比同期的智慧型手機來說其實並不突出,而在通訊介面方面,第一代 iPhone 則僅支援 2.75G GSM EDGE 行動網路 (850, 900, 1800, 1900 MHz 四頻),並且內建了 Wi-Fi (802.11b/g) 與藍牙 2.0 (支援 EDR),不支援 3G 網路這件事情其實也蠻大的影響了第一代 iPhone 的競爭力,畢竟同年推出的 Sony Ericsson K810i、更早以前的 K800i、NOKIA N95 等手機其實都已經支援了 3G 網路。

第一代 iPhone 上市時僅有 4GB 與 8GB 儲存空間的版本,在 2007 年 06 月 29 日正式發售,上市時以當時算是十分高昂的兩年 AT&T 綁約售價 499、599 美元 (Steve Jobs 在發表會上的原話是 iPhone 的能耐遠超過一台 iPod nano 加上一台 Blackberry 手機所能做到的事情,但定價卻「只」相當於一台 iPod nano 加上一台 Blackberry 手機的價錢) 在市場上引發了震撼。

雖然 Steve Jobs 在發表會上振振有詞地認為初代 iPhone 的定價相當實惠,但回顧當年的蘋果官方網站其實可以發現當年搭配的 AT&T 資費方案月租其實並不便宜,最低價的方案就要每月 59.99 美元,得綁約 24 個月才能以 499 美元的價格購買僅包含 4GB 儲存空間的初代 iPhone。

有意思的是,在上市兩個月後蘋果便宣布大幅下調 8GB 版本 iPhone 的兩年綁約價至 399 美元並停產了 4GB 版本,此舉在當時引發了首發時以原價購入的消費者不滿,最終 Steve Jobs 在蘋果官方網站上宣布給予首發時以原價購入的消費者每人 100 美元的 Apple Store 禮品卡作為補償,至於 16GB 版本則是在隔年的二月五日推出。

在美國上市四個月後,第一代 iPhone 正式在英國、法國、德國、愛爾蘭與奧地利等國家上市,雖然最初因為高昂的售價使 iPhone 受到了不少競爭者的嘲笑,但最後 iPhone 上市時引發的熱潮與最終的銷量成績 (根據 Gartner 調查,2007 年第一代 iPhone 作為蘋果的開山之作,在推出後僅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迅速使蘋果成為了 2007 年全年度第四大智慧型手機業者,銷量非常接近當時的 HTC) 顯示其並不是一次失敗的嘗試。

最後要談到的是包裝的部分,初代 iPhone 使用了印有手機本體正面照的黑色彩盒包裝,包裝盒內除了手機本體、USB 轉 30-pin 連接埠傳輸線、USB 變壓器、耳機與一些文件和貼紙之外,比較特別的是還附上了底座與一塊擦拭布。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