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應該關心歷史課綱「微調」?到底調了甚麼?

我們的政府完全把「歷史是當政者當下編的故事,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句話發揮到淋漓盡致,看看過去十幾年下來,兩次政黨輪替都有動到課程綱要,原來我們的教育體制是為「執政者」服務的東西啊?難道高中教材是政令宣導嗎?政治與教育分離,一直到現在始終都只是講講而已吧?

這裡附上微調前、後的歷史課綱全文原檔:

歷史課綱 (微調前)  |  歷史課綱 (微調後)

唉,一點一點從頭看起吧,到底「微調」了甚麼?

首先看到課綱的編輯凡例是這麼說的:
「課綱右欄中之「說明」,是針對該「單元」、「主題」及「重點」的解釋,提供相關使用者參考。在「一綱多本」的理念下,應以「說明」欄中的知識為基礎;凡說明欄中提及應包括的事項,務必編寫於教科書中。編者可依照各單元的順序,自行安排撰寫歷史脈絡,不必逐條照列「說明」欄中條列式之細目。」,也就是你可以決定要怎麼說這些故事,但是我要你講的部分你一定得講,而且還要大講特講,「一定要照我的說法講」,不然我就在審定委員會把你擋掉的意思。

所以課綱微調帶來的影響大不大?恐怕不是微調二字能輕描淡寫帶過的。
要知道啊,課綱中的一行字或一句話,差不多就是實際學生拿到手上課本的一課 7 – 15 頁的課文。

首先是本次課綱「微調」頗「多」的部分:高一上台灣史前半部

一、部分文字修正

教育部表示根據憲法和各種法律的規定有調整日期,例如原住民 → 原住民族等,這是教育部這次微調課綱的主要藉口,不過我們都知道這根本就一點也不重要,我們反對的微調也絕對不是這部分的問題。

二、台灣的原住民族

「利用文字記錄、人類學與歷史學的研究成果,簡介原住民社會與文化及其對漢人的影響。」一段被刪除,本來更廣泛的「南島語族」與「原住民」用詞改為更狹隘僅限於我國「原住民族基本法」法定的「南島語系原住民族」,那請問教育部,平埔族呢?我國法定「原住民族」好像只有十四族耶。

三、國際競逐時期 → 漢人來台與國際競逐時期

四、鄭氏統治時期 → 明鄭統治時期

五、清朝統治時期

接下來是本次課綱「微調」最 TMD 精采的部分:高一上台灣史後半段

一、日本統治時期 →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這段真的改超多,幾乎快看不出原貌了……)

二、中華民國時期:當代台灣 (臥草勒,這段幾乎全部重寫了,這樣叫「微調」? 不愧是自己的歷史自己寫)

變更最多主要是台灣史,後面的部分有機會再開另一篇講吧,不然這篇太長了。

「微調」個屁啊?這不是 TMD 幾乎全改了嗎?!

教育部讓你知道的事情:
我只改了 23% 的課綱。

教育部不想讓你知道的事情:
23% 其實並不「微」,而且全部變更中超過 70 % 都集中在台灣史,看看我上面寫了幾次「整章重寫」?

改了甚麼,目的又是甚麼,其實這份微調課綱的脈絡很清楚,就是強化中國漢人政權統治的正當性、中國與台灣文化一脈相承的關聯性,甚至是為中國統一台灣的合情合理性寫下伏筆,同時還兼為上級高官拍馬屁的作用,凸顯日本統治台灣時期、荷西統治台灣時期對台灣人的不人道與不友善、不合理,對那些時代在台灣的現代化建設則隻字不提,但卻對中國傳統漢文化與建設百般推崇,對中國文化不合理、不人道、不友善的部分卻輕描淡寫避重就輕,作為一套課程「綱要」是完全不合格的,倒不如說是欽定的課程標準,上位者的偏好與偏向表露無遺,讓外人看了說實話只有兩個字可說:噁心。

如果 23% 可以叫做微調的話,
想要問問教育部長,減薪降敘 23% 好不好?共體時艱嘛。
想要問問總統,薪水捐出 23% 好不好?你曾答應過的嘛。
想要問問企業,薪水調漲 23 %好不好?政府說是微調嘛。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