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達人養成計畫 7-6:光學儲存設備 (上) LD、CD、DVD

談完各種採用磁性儲存媒介為基礎的儲存設備 (例如磁帶、軟碟、硬碟等) 之後,接下來讓我們將目光轉向採用光學儲存媒介為基礎的各種儲存設備,這些儲存設備在 2000 年至 2010 年間曾經是多數人保存資料時的首選,雖然時至今日已經大量被網路傳輸、隨身碟等方式取代,但目前仍然可以在不少地方看到這些設備,也仍有不少軟體與書籍附件依然採用光學儲存媒介的方式實體發行。

光學儲存技術

與前面花費許多篇幅探討的磁性儲存技術不同,光學儲存技術並不採用磁性材料,而是在作為基板的圓形塑膠片上塗佈各種塗料後在其上製作出大量凹凸或反射性不同的細微刻痕作為儲存媒介,讀取時則使用雷射光源照射並利用感應器測量反射光線的強度來判讀基板上這些細微刻痕所代表的數據為何,從而達到儲存資料的功能。

光學儲存技術的起源

最早的光學儲存技術可以追溯至 1958 年由美國工程師 David Paul Gregg 所發展的「VIDEODISK」技術,但當時所使用的儲存機制並非測量反射光,而是測量透射光 (因此 VIDEODISK 所使用的碟片是透明的),其與 1969 年由另一名美國工程師 James Russell 所設計的光學數位錄製方法後來成為了之後數十年內各種光學儲存技術的理論基礎。

LaserDisc (LD,1978 年)

在 MCA (美國音樂公司) 於 1968 年買下了 David Paul Gregg 所發展的專利以及其所創設的公司的同時,PHILIPS 也在 1969 年發展出了使用測量反射光為主要讀取機制的光學儲存技術。

隨後 MCA 與 PHILIPS 這兩間公司決定合作共同發展光學儲存技術,並且在 1972 年首次向公眾展示了基於 780 nm 波長雷射光學儲存技術、採用直徑 30 cm 圓形基板 (與黑膠唱片尺寸一致) 的影碟,最終在 1978 年以 MCA DiscoVision 之名正式上市 (MCA 公司內部另賦予其 Reflective Optical Videodisc System、Laser Optical Videodisc 等多種名稱),成為最早一批被投入市場的光學儲存技術,其中 MCA 公司負責生產碟片、PHILIPS 則負責生產播放機。

隨後這項技術的主要部分在 1980 年被先鋒電子 (Pioneer Electronics) 收購,並重新被賦予了 LaserVision (格式名) 與 LaserDisc (品牌名) 這兩個名稱並隨後在隔年於日本上市。

最初 LaserDisc 被發展出來的主要目的是與 VHS 錄影帶競爭,透過採用非接觸式讀寫的方式來降低 VHS 錄影帶隨著使用而產生耗損的問題,因此早期的 LaserDisc 是使用類比形式儲存影像內容 (音訊部分則兼採類比 FM 立體聲音訊與 PCM 數位音訊),但在 1984 年 SONY 另外發展出了可存儲數位形式資料的 LaserDisc,可存儲多達約 3.5 GB 的資料,在當時可說是相當驚人的容量。

Compact Disc (CD) 系列標準

LaserDisc 作為最早一批被投入市場的光學儲存媒介,受制於其高昂的價格使其在市場上獲得的迴響並不算大 (主要僅見於台灣、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美國當地的普及率反而不高,在歐洲更是難以普及),但隨後 1980 年 PHILIPS 與 SONY 旗下的工程師土井利忠與 Kees Schouhamer Immink (下圖) 將開發 LaserDisc 時獲得的技術與經驗應用在設計用於裝載數位音樂的光學儲存媒介時所設計出的 Compact Disc Digital Audio (CD-DA) 標準則正式揭開了接下來數十年內廣為人們使用的 CD 光碟的序幕。

Compact Disc Digital Audio (CD-DA,1980 年)

CD-DA 規格是 Compact Disc 系列標準的第一個成員,CD-DA 規格當中所訂出的光碟片規格採用了與 LD 相同的 780 奈米雷射光學儲存技術,但所使用的基板直徑大幅縮減為 12 公分 (另有 8 公分版本的小型 CD 規格),此舉主要是與數位音樂所需要佔據的空間遠小於影片所致,但同時也在後來大幅提升了 CD-DA 在日常使用中的實用度,甚至也為後來 CD 的盛行埋下了伏筆。

由於是針對數位音訊所設計,因此 CD-DA 規格當中的各項參數中有不少與音樂播放有關,例如採用 16-bit PCM 編碼、44.1 kHz 採樣率、響應頻率介於 0 Hz 至 22,050 Hz 的雙聲道音訊規格 (這些在後來便成為了早期數位音樂的標準規格)、74 分鐘的播放時間、音軌的排列方式與至多 99 個音軌的限制等。

此外,有不少在 CD-DA 標準中被定義的規格在後來的各種 CD 標準當中被大量地延續使用,例如每個區段大小為 2,352 bytes、每秒播放 75 個區段 (44,100 Hz x 16 bits x 2 聲道 / 2,352 bytes = 75 個區段)、每片光碟有 333,000 個區段 (74 分鐘 x 60 秒 x 75 個區段 = 333,000 個區段) 採用 EFM 編碼方式紀錄等,甚至後來用於描述光碟讀取速率的「倍速」單位之計算基礎也是來自於 CD-DA 所規範的音訊播放標準規格 (這部分在稍後介紹 CD-ROM 後會進一步詳述)。

值得注意的是,CD-DA 規格也是最早被認列為國際標準的光學儲存技術之一,在 1987 年被 IEC 正式採納為 IEC 908 (現為 IEC 60908) 國際標準,最初版本的 CD-DA 標準規格書由於採用紅色的封面,因此又被人們稱爲「紅皮書 (Red Book)」,且由於接下來各項 CD 相關標準的規格書都採用了不同顏色的彩色封面,因此各項 CD 標準又被稱之為「彩虹書 (Rainbow Books)」。

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 (CD-ROM,1982 年)

在 CD-DA 標準推出後兩年,PHILIPS 與 SONY 擴充了 CD-DA 標準以允許 CD 光碟上裝載數位音樂以外的各種內容,並定義了最初的 CD 光碟容量大小 (553 MB),並在隔年正式發佈了 Compact Disc 標準家族當中的第二個成員 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 (CD-ROM),由於發布時的規格書採用了黃色封面,因此又被稱為「黃皮書 (Yellow Book)」,CD-ROM 標準隨後被 ISO/IEC 採認為國際標準 ISO/IEC 10149,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經常用做軟體發行載體或用於收錄書籍附件的 CD 光碟。

CD-ROM 規範所使用的光學儲存媒介在規格上大致與 CD-DA 保持一致,具有相同的尺寸、相同的形狀並且同樣使用 780 nm 波長雷射光學儲存技術,每個區段所能存放的資料大小亦維持 2,352 bytes,而與 CD-DA 最主要的不同便是出現在如何應用這 2,352 bytes 的空間上。

在 CD-DA 標準中,由於在播放數位音訊時即便遭遇微小範圍的資料遺失,在人耳感受中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甚至可以透過插補點的方式來進一步降低影響程度,因此在規劃區段配置時 CD-DA 標準選擇將完整的 2,352 bytes 空間全數用於儲存數位音訊資料,從而盡可能延長單片光碟所能裝載的音訊長度,但對於儲存一般資料的 CD-ROM 而言,任何一個區段內的資料發生資料遺失或損毀都是無法被容忍的,因此 CD-ROM 規範中預設 (稱為 Mode 1) 在每個區段內都加入了 4 bytes 的 CRC 偵錯碼、276 bytes 的錯誤更正碼,再扣除 8 bytes 的保留位與 16 bytes 的開頭後每個區段可以儲存的資料大小即為 2,048 bytes (然而在需要較大空間、資料完整性較不重要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不採用這些校錯機制,每一可以儲存資料的空間可提升至 2,336 bytes,此種情況稱為 Mode 2)。

規範模式 區段配置規劃
CD-DA 2,352 bytes
(數位音訊)
CD-ROM
Mode 1
12 bytes
(同步標記)
3 bytes
(定址)
1 bytes
(模式標記)
2,048 bytes
(資料)
4 bytes
(偵錯)
8 bytes
(保留位)
276 bytes
(錯誤更正)
CD-ROM
Mode 2
12 bytes
(同步標記)
3 bytes
(定址)
1 bytes
(模式標記)
2,336 bytes (資料)

在瞭解 CD-ROM 規範與 CD-DA 規範當中對於資料儲存方式的差異之後,我們便可以開始探討描述 CD-ROM 讀取速率的「倍速」這一單位的定義方式了,先前在談 CD-DA 規範時曾提到當時數位音訊的標準規格為採用 16-bit PCM 編碼、44.1 kHz 採樣率、響應頻率介於 0 Hz 至 22,050 Hz 的雙聲道音訊,因此每播放一秒所要讀取的資料量便是 44,100 Hz x 16 bits x 2 聲道 = 176,400 bytes,而每個區段所能容納的資料大小為 2,352 bytes,因此在播放數位音訊時每秒所讀取的資料量相當讀取於 75 個區段,我們便將此「正常播放數位音訊時的讀取速度,即每秒讀取 75 個區段」定義為 1 倍速 (標示為 1x Speed)。

再搭配上我們稍早提及的 CD-ROM 區段配置規劃,便可得知 1 倍速實際上相當於 75 個區段 x 2,048 bytes 每區段實際存放資料大小 = 150 KB/s,以實際市面上所能找到的 CD-ROM 光碟機而言,最高讀取速度可達 52 倍速 (約 7.62 MB/s)。

Compact Disc Recordable (CD-R,1988 年)

在 CD-ROM 標準普及一段時間後,1980 年 PHILIPS 與 SONY 再次針對 Compact Disc 標準進行了擴充,發佈了可接受單次寫入的 Compact Disc Recordable (CD-R) 標準,由於最初版本的規格書使用橘色封面,因此又被稱為「橘皮書 (Orange Book)」,而 CD-R 標準後來也被 ECMA 採認為國際標準 ECMA-394,我們耳熟能詳的「燒錄」一詞就源自於此。

CD-R 在設計上除了在光碟片的塑膠基板與反射層之間新增了一層可對特定雷射光線產生一次性反應的染料的染料層外,幾乎完全沿用了 CD-ROM 與 CD-DA 所使用的規格,因此燒錄完成之後的光碟在使用時原則上可與現有的 CD-ROM、CD-DA 播放讀取設備完全相容,最主要的差異則是出現在寫入資料的方式上。

不論是 CD-DA、CD-ROM 或 CD-R,存放資料的方式都是透過在光碟碟盤上製作具有不同光學性質的區塊 (例如凹陷紋路或是使塗料部分變性) 使其在接受雷射光束照射時產生不同反射特性的方式來記錄資料,但傳統的 CD-DA、CD-ROM 光碟片在產生這些具有不同光學性質的區塊時是使用母片模板在反射層上壓制出大量細小紋路而成,CD-R 光碟上的產生這些區塊的方式則是透過使用專用裝置 (燒錄機) 透過發射特定波長的高能量雷射光束使特定區域的塗料變性的方式進行一次性寫入 (也就是我們說的「燒錄」)。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由於燒錄機在進行光碟燒錄時使 CD-R 光碟塗料產生變性的反應並不可逆,因此 CD-R 光碟只能接受一次寫入而無法在寫入之後對其進行擦除處理,而 CD-R 光碟片讀取面有各種不同顏色的主要原因則是各家所選用的染料配方不同所造成的,不同染料配方通常不會造成功能差異,但衰退的速度可能會有所不同,進而影響保存年限的多寡。

Compact Disc ReWritable (CD-RW,1996 年)

本文所要介紹的最後一個 Compact Disc 標準家族成員則是可接受多次寫入的 Compact Disc Rewritable (CD-RW),CD-RW 標準在 1996 年作為橘皮書的擴充被發佈,並且在後來被 ECMA 採認為國際標準 ECMA-395。

相較於 CD-R 標準在絕大多數層面都沿用了 CD-ROM 與 CD-DA 的特性而有著相當優異的相容性,CD-RW 標準當中有不少特性都與 CD-R 不同,為了可以達到允許多次寫入的特性,CD-RW 自然無法繼續使用 CD-R 標準中所使用的染料層作為資料儲存的媒介,在 CD-RW 標準中用以取代染料層作為儲存媒介的是一層具有相變特性的金屬箔膜。

這層特殊的金屬箔膜會在受到高能量雷射照射時發生液化而降低反射能力,再次加熱時卻又會重新結晶而恢復反射能力,這樣的特性使得燒錄機得已在 CD-RW 光碟上產生具有不同反射能力的區段而達到紀錄數據的效果,並可使用其逆向反應進行數據擦除。

但須特別注意的是,這類金屬箔膜的反射特性與 CD-R、CD-DA 與 CD-ROM 有著很大的差異 (CD-RW 紀錄層的反射率約僅有 15%,遠低於 CD-R 紀錄層的 65% 反射率),因此早期生產、不具備 Multi-Read 能力的 CD 光碟機並無法正常讀取 CD-RW 光碟片 (但 1997 年下半後推出的 CD 光碟機基本上都能支援 Multi-Read 功能),且由於寫入方式受制於寫入時所需的雷射能量與加熱、降溫時間的特性,根據寫入速度的不同,CD-RW 標準在後來又被細分為四種等級,較高等級的光碟片僅能由同等或更高等級的燒錄機進行燒錄,且較高等級的燒錄機不見得能夠支援所有較低等級的 CD-RW 光碟片。

Regular High Speed Ultra Speed Ultra Speed+
1x, 2x, 4x 8x, 10x, 12x 16x, 20x, 24x 32x

Digital Versatile Disc (DVD) 系列標準

隨著 CD 標準帶動光學儲存媒介的普及,在 1993 年業界已經開始研究發展下一代的光學儲存媒介標準,當時業界主要分為兩大陣營:由 SONY 與 PHILIPS 所主導的多媒體光碟 (Multimedia Compact Disc,MMCD) 與由 TOSHIBA、時代華納、HITACHI、Thomson SA、Pioneer、松下電機、三菱電機與 JVC 所主導的超高密度光碟 (Super Density,SD),兩大陣營在 1994 年底、1995 年初分別提出了各自設計的下一代光學儲存媒介標準,並且積極尋求各大影視、軟硬體廠商的支持。

然而當時業界正飽嚐 1980 年代前後 Betamax 與 VHS 兩種互不相容的錄影機格式標準大戰之後產生各種相容問題的慘痛後果,因此有許多廠商並不希望在下一代光學儲存標準中再次重蹈覆轍。

在經過幾個月的僵持不下後,以 IBM、Apple、Compaq、HP、Microsoft 為首的軟硬體科技公司們共同發布聲明表示在兩大陣營協調出共同的單一標準之前將會同時杯葛兩大陣營所提出的所有標準,並由時任 IBM 總裁的 Lou Gerstner 帶頭對兩大陣營施壓,最終於 1995 年兩大陣營終於逐漸趨於一致,共同組成了 DVD 聯盟 (DVD Consortium,隨後於隔年更名為 DVD Forum) 與發佈了後來的 DVD 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後來的 DVD 標準其實比較接近 SD 陣營所提出的標準,但融入了一些來自 MMCD 陣營所提出的特性)。

由於 DVD 標準是作為 CD 標準的後繼者而誕生,因此不同於 CD 標準隨著時間逐漸發展出 CD-DA、CD-ROM、CD-R、CD-RW 等具有不同特性的衍生型,DVD 標準從制定最初便設想了多種不同用途的子規格,第一批被提出的主要包含了 DVD-Video、DVD-Audio 兩種錄製格式與 DVD-ROM、DVD-R、DVD-RAM 三種儲存媒介。

DVD-ROM (1996 年)

在各種 DVD 家族規格中,DVD-ROM 是最早被確立同時也是最為單純的一種,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其是以 CD-ROM 為基礎改進而來,前面曾經提及 Compact Disc 標準基本上是使用波長 780 nm 的雷射光進行讀寫,而在 DVD 標準中則改為採用 650 nm 波長的雷射光,更短的波長使得 DVD 光碟片上用於記錄數據的凹痕間距可以從 CD 上的 1.6 µm 大幅縮小為 0.74 µm,使數據密度大為提高,進而顯著提升單片光碟片所能存放的資料大小,甚至還使雙層儲存介質成為了可能。

除了所採用的讀寫技術有所不同外,DVD 光碟片的結構組成也與 CD 光碟片有一些顯著的不同,雖然維持了完全相同的外表形狀與厚度,但不同於 CD 光碟採用所有塗料全部都落在靠近保護層一面逐層塗布在塑料基板上的設計,DVD 光碟片在保護層之下的結構其實是由兩片厚度減半的塑料基板所圍成的,而實際存放資料的反射層則是夾在兩片基板之間,這使得雙面儲存介質也成為了可能。

在 DVD 光碟片結構上的調整使雙面、雙層儲存介質都成為可能以後,DVD 光碟便有了單面單層 (Single Sided, Single Layer,SS SL)、單面雙層 (Single Sided, Dual Layer,SS DL)、一面單層一面雙層 (Double Sided, Single + Dual Layer,DS SL+DL)、雙面單層 (Double Sided, Single Layer,DS SL) 以及雙面雙層 (Dual-sided, Dual Layer,DS DL) 等五種不同的規格,這也對應到了 DVD 的不同容量規格:

碟片尺寸 容量規格 紀錄層配置 總面數 總層數 總容量
12 cm DVD-5 單面單層 1 1 4.70 GB
DVD-9 單面雙層 1 2 8.54 GB
DVD-10 雙面單層 2 2 9.40 GB
DVD-14 一面單層
一面雙層
2 3 13.24 GB
DVD-18 雙面雙層 2 4 17.08 GB
8cm DVD-1 單面單層 1 1 1.46 GB
DVD-2 單面雙層 1 2 2.65 GB
DVD-3 雙面單層 2 2 2.92 GB
DVD-4 雙面雙層 2 4 5.31 GB

除了物理層面的差異之外,DVD 的區段配置定義也與 CD 標準有所不同,在 DVD 規格中每個區段的長度為 2,418 bytes,比起 CD 標準的 2,352 bytes 略長了一些,但每個區段所能實際存放的資料依然是 2,048 bytes (其餘部分則由 302 bytes 的錯誤更正碼、16 bytes 的 Header、52 bytes 的同步位點組成)。

在速度方面 DVD 的倍速定義則是以 1,352.54 KB/s 為倍速單位,因此在速度上每增加一倍速的 DVD 讀寫速度大約相當於增加九倍速的 CD 讀寫速度。

DVD-R (1997 年)

如同前面所述,在 DVD 規格被提出時最初被定義的 DVD 規格就已包含了 DVD-ROM、DVD-R 與 DVD-RAM 三種儲存媒介,但實際上第一波被完成的規範其實只有 DVD-ROM 一種,目標作為 CD-R 後繼者的 DVD-R 則在稍晚才由 Pioneer、SONY 與 Panasonic 等廠商提出,並在 1997 年 04 月完成了0.9 版本的 DVD-R 規格,隨後又於 1997 年 07 月確立了正式版本的規格。

DVD-R 的技術原理上與 CD-R 非常相似,同樣是透過在光碟片的塑膠基板與反射層之間新增了一層可對特定雷射光線產生一次性反應的染料的染料層,讓燒錄機得以利用雷射光使染料層上的特定位點產生不可逆的變性反應來允許燒錄機對其寫入一次資料,但由於 CD 與 DVD 所使用的雷射光波長不同,因此 DVD-R 與 CD-R 所使用的染料並不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最初版本的 DVD-R 規格容量僅有 3.95 GB,但隨後在 1999 年推出了第二版 DVD-R 標準將容量提升到了我們目前所熟知的單面 4.7 GB。

DVD-RAM (1997 年)

在談完 DVD-ROM 與 DVD-R 之後,DVD 標準最初定義的三種光學媒介類型就剩下最後一種了,也就是我們接下來要看的 DVD-RAM,同時 DVD-RAM 也是這三種規格當中發展過程最為多舛的一種。

由 Panasonic、TOSHIBA 與 PHILIPS 主導開發的 DVD-RAM 規格最初發展的目的是作為 CD-RW 規格的後繼者,因此其最主要的特性在於可以支援多次寫入,在技術上也採納了 CD-RW 規格中所採用的相變金屬作為紀錄層,但與 CD-ROM 與 CD-RW 間除了紀錄層之外各項性質仍高度相似以確保高度相容的設計思維不同,DVD-RAM 與 DVD-ROM 所使用的資料儲存結構有很大的差異。

DVD-RAM 並未採用 CD 與其他各類 DVD 標準中所使用的單一螺旋錄製儲存結構,取而代之的作法則是在生產時就預先在碟片上刻出由大量區塊組成的多條同心圓軌道,因此 DVD-RAM 的資料儲存結構比起 CD 或其他各類 DVD 標準來說反而與軟碟、硬碟有著更高的相似度,比起其他種類的光碟來說更適合用於大量進行隨機存取的場合 (由多條同心圓軌道構成的儲存結構意味著可以同時進行多個寫入、讀取操作),在存取小檔案時效率也顯著較 DVD 標準來得更好,對作業系統來說在使用過程中則傾向於直接將 DVD-RAM 視為一種「卸除式磁碟」 ,而這也是其名稱當中 RAM 的由來 (Random Access Memory)。

然而有趣的是,除了使用方式某種程度上與軟碟相當類似之外,DVD-RAM 的其中幾種形式由於外部包覆有塑膠外殼的緣故,其外觀也與軟碟片相當類似,整體而言根據碟片直徑大小、單面或雙面配置、是否具有塑膠外殼與塑膠外殼是否可移除等特性的不同,DVD-RAM 光碟可分為 10 種形式 (Type)。

類別代碼 碟片直徑 配置 塑膠外殼
Type 0 8 cm / 12 cm 單面 無外殼
Type 1 12 cm 單面或雙面 不可移除
Type 2 12 cm 單面 可移除
Type 3 12 cm 單面 空外殼
Type 4 12 cm 雙面 可移除
Type 5 12 cm 雙面 空外殼
Type 6 8 cm 雙面 可移除
Type 7 8 cm 單面 可移除
Type 8 8 cm 雙面 空外殼
Type 9 8 cm 單面 空外殼

其中無外殼的 Type 0 與外殼可被移除的 Type 2、Type 4、Type 6、Type 7 在移除外殼後取出的碟片在外觀上與普通的 DVD 光碟沒有太大的差異,可在支援 DVD-RAM 規格的一般燒錄機當中使用,但不可移除外殼的種類則只能在外觀看來似乎與軟碟機有著幾分相似、可支援 DVD-RAM 卡匣的部分 DVD-RAM 燒錄機當中使用 (帶有外殼的 DVD-RAM 碟片額外具有一個與軟碟相似的實體防寫開關)。

DVD-RAM 標準的第一個版本雖然在 1997 年 04 月正式定案並由 DVD Forum 採認為正式標準,但 DVD-RAM Version 1.0 (後來又被官方稱為 DVD-RAM 2.6G) 標準當中所定義的 DVD-RAM 卻有著碟片容量遠低於 DVD-ROM 與同期發布的 DVD-R 標準 (僅有 2.58 GB,由 24 組軌道區域組成) 、採用的儲存結構與普通的 DVD-ROM 有顯著的不同而使得大多數已上市的 DVD 播放機並無法正常讀取 DVD-RAM 碟片等缺點。

這些缺點在 DVD-RAM 標準仍在草案階段時就導致了不少 DVD Forum 成員對其產生了許多不滿,於是在 DVD-RAM 標準定案前後不少業界大廠 (例如以 PHILIPS、HP、SONY 為首的陣營與 Pioneer 等公司) 便開始陸續各自準備提出不同且互不相容的的可重複寫入 DVD 光碟規格,最終導致了後來產生多種可重復寫入 DVD 光碟標準同時在市場上彼此競爭、陷入長達數年大混戰的發展。

而第二版的 DVD-RAM 標準則是在 1999 年推出 (版本 2.0,又被官方稱為 DVD-RAM 4.7G),將單面儲存容量提高至與其他 DVD 標準一致的 4.7 GB (由 35 組軌道區域組成) 並提高寫入速度為二倍速,隨後隔年又再次修訂加入了直徑 8 公分的小型版本,並在 2002 年、2004 年分別以發布選用補充規格的方式將 DVD-RAM 的最高讀寫速度提升至三倍速、五倍速,也約莫是在這個時間點 (2003 年) HITACHI、TOSHIBA、Maxell、LG、Panasonic、SAMSUNG、Lite-On 與 TEAC 共同組成了 RAM 推廣工作組 (RAM Promotion Group,RAMPRG) 進行 DVD-RAM 規格的推廣。

此外,在 2004 年所推出的 DVD-RAM 規格更新 (版本 2.2) 當中定義了將用於支援更高寫入速度的 Class 1 規格 (起跳為六倍速,最高可達 16 倍速),而原有的 DVD-RAM 規格則被歸類為 Class 0 規格 (支援二倍速、四倍速及五倍速),而 Class 1 規格在隨後在隔年被重新命名為 DVD-RAM2。

在設計上 DVD-RAM2 維持了與 DVD-RAM 相同的外觀與讀取相容性,但在燒錄方面則無法與 DVD-RAM 保持完全相容 (支援 DVD-RAM2 燒錄機可同時使用 DVD-RAM2 與原有的 DVD-RAM 光碟,但舊有的燒錄機則無法使用 DVD-RAM2 光碟),此外,由於此規格在市場上推廣非常不成功,幾乎只在日本市場可以見到,因此時至今日已經相當鮮為人知。

DVD+RW 與 DVD+R (1998 年)

在 1997 年 08 月,第一版 DVD-RAM 標準才剛剛走向定案,SONY 與 PHILIPS 因對於第一版 DVD-RAM 標準的種種缺點 (像是容量不及同時期的 DVD-R、無法使用於多數 DVD 播放機等) 而對其競爭力感到擔憂於是夥同 HP 發表了另一套與 DVD-RAM 不相容,但研發思路類似當年的 CD-RW、比起 DVD-RAM 來說設計上更接近 DVD-R 與 DVD-ROM 的可重複寫入式 DVD 光碟標準,也就是後來的 DVD+RW,並以「The rewritable DVD that works!」為號召,爭取了三菱化工、RICOH 與 YAMAHA 的支持共同成立了 DVD+RW 聯盟 (DVD+RW Alliance)。

第一代 DVD+RW 光碟的單面容量為 3 GB,僅稍大於同時期定案的第一版 DVD-RAM 光碟,但最主要的特性是其保留了與 DVD-ROM 相同的單一螺旋錄製結構 (但仍有部分特性是取自 DVD-RAM 的設計),使廠商不需要像 DVD-RAM 那樣對光碟機進行大幅度的修改就能夠設計出可讀取 DVD+RW 光碟的裝置,不過即便當初是以相容性與未來擴增容量的潛力作為主打,但其實最初版本的 DVD+RW 在這些方面的表現並不是非常理想,因此不久之後就被放棄 (因此 DVD+RW 標準的起頭比等一下會談到的 DVD-RW 標準要來得早一些,但卻要等到比較晚才實際上市)。

隨後在 2000 年 06 月的 PC Expo 展會上 DVD+RW Alliance 正式宣布第二代、單面儲存容量拓增為 4.7 GB 的 DVD+RW 標準 (稱為 DVD+RW 4.7 GB),並在 2001 年正式上市,同時這也是 DVD+RW 標準產品正式面向市場推出的起點。

有意思的是,作為「叛逃者」,DVD+RW 標準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並未被 DVD Forum 所接納 (這樣的情況要一路延續到 2008 年),因此不被允許使用普通 DVD 標準所共享的標誌,由於 DVD+RW Alliance 後來幾乎與 DVD Forum 整個撕破臉,因此 DVD+RW Alliance 後來也於 2002 年發展了自家的一次寫入型 DVD 光碟規格,並將其命名為 DVD+R 以與已存在於市場上的 DVD-R 規格競爭 (因此 DVD+R 的出現反而比 DVD+RW 來得晚),但其實 DVD-R 與 DVD+R 雖然在設計上有些許不同,但在規格上卻大同小異,對使用者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可以感受得到的差異。

不過當年在推展 DVD+R 規格時還曾經發生過這麼一個插曲:HP 當時承諾會向購買其第一款 DVD+RW 燒錄機 DVD100i 的使用者提供韌體更新以使其支援較晚推出的 DVD+R 光碟片,但最終卻沒能完成這個承諾而引發消費者不滿,最終該事件以 HP 提供購買了 DVD100i 燒錄機的消費者將該機器退回給 HP 再同時額外支付 99 美元以換取新一代、支援 DVD+R 光碟片的新款燒錄機的回購方案作結。

DVD-RW (1999 年)

如同前面所提及的,在同一時期裡對 DVD-RAM 標準不滿的並不只有由 PHILIPS、SONY 與 HP 領軍的 DVD+RW 聯盟 (DVD+RW Aliance),實際上有不少 DVD Forum 的成員都已著手制定自家的可重複寫入 DVD 光碟片標準,而另一個主要陣營則是先前主導了 DVD-R 標準的 Pioneer。

DVD-RW 採用了與 DVD+RW 類似的設計思路,同樣是參考了 CD 時代對應標準的設計方法而成,因此 DVD-RW 光碟的結構與 DVD+RW、CD-RW 非其實相當相似,同樣是透過採用相變金屬來達到允許多次寫入的目的,但在儲存機制方面 DVD-RW 則直接使用了與 DVD-R 相同的設計,因此在相容性方面的表現比 DVD+RW 要來得更加良好。

而 DVD-RW 標準最終也在 1999 年獲得 DVD Forum 採認為正式標準,自此形成了 DVD-RAM、DVD+RW 與 DVD-RW 三種可重複寫入式 DVD 光碟規格三國鼎立互相競爭的局面。

DVD 多重標準的解決

由於 DVD 規格發展到後來出現了多種標準彼此之間競爭的狀況,因此在市面上一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亂且也造就了許多互不相容的情形,因此在各式各樣的新標準不斷被推出的同時其實也有廠商正在積極努力設計出可以同時相容多種不同標準碟片的光碟機、燒錄機,因此在那個 DVD 燒錄機盛行的年代我們常會聽到諸如 DVD Multi、DVD Dual、Super Multi 等各式各樣的燒錄機種類,實際上代表的就是該款燒錄機能夠支援哪些標準的可寫入式 DVD 光碟片的意思。

DVD Multi Recorder

DVD Multi Recorder 應該是這類產品標示當中最早出現的,由 Panasonic 提出並在 2001 年受到 DVD Forum 接受,掛有這一標誌的燒錄機表示其可以同時支援 DVD-RAM、DVD-R 與 DVD-RW 三種規格的可寫入式 DVD 光碟片。

DVD DUAL

DVD Dual 則不是 DVD Forum 官方所承認的規格,而是 SONY 等後來同時兼有 DVD Forum 與 DVD+RW Alliance 兩大聯盟會員身份的燒錄機廠商所設計出來的規格。

這類裝置可以同時可以支援 DVD+RW、DVD+R、DVD-RW 與 DVD-R 四種規格的可寫入式 DVD 光碟片 (但不支援 DVD-RAM),在燒錄機本體上通常會同時印有 DVD+RW 陣營的標誌與 DVD R/RW 標誌。

DVD Super Multi

DVD Super Multi 與 DVD DUAL 同樣不是 DVD Forum 官方所承認的規格,實際上最早是由 LG 使用。

所指的意思是此款燒錄機同時可以支援 DVD-RAM、DVD+RW、DVD+R、DVD-RW 與 DVD-R 五種規格的可寫入式 DVD 光碟片,也是功能最為齊全的類別,在燒錄機本體上通常會同時印有 DVD+RW 陣營的標誌與 DVD Multi Recorder 標誌。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