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ISA 時期:擴充卡介面大亂鬥開始
1987 ~ 1993:試圖取代 ISA 的 MCA 介面
前面提過一開始 ISA 介面是被稱為 AT-bus,那 ISA 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實際上是由 IBM 當時的競爭對手 (以後來被 HP 吃掉的 COMPAQ 為首) 提出的,要談這中間發生的故事之前得先了解一下當時的時空背景,在 1987 年時,IBM 發展了新的匯流排介面-MCA (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通道寬度拓增到 16-bit、32-bit,運作時脈也拉高到 10 MHz (理論資料傳輸率高達 20~40 MB/s),用於自家的 PS/2 電腦上,希望能夠取代現有的 ISA 架構。
↑ 其實這是一張網路卡 XD (基於 MCA 介面)
而當時的 IBM 為了能夠重新奪回對市場上匯流排標準的主導權,MCA 被設計為與已經被廣泛應用的 ISA 不相容且大半專利均由 IBM 所把持,而當時 IBM 向製造商要求的授權金也相當高昂,但實際上在個人電腦方面 ISA 架構還屬堪用 (雖然 MCA 的進步不可謂不大,但對一般人來說其實還沒有升級的必要),在這樣的環境下其他電腦製造商並不願意向 IBM 低頭乖乖支付授權金,所以他們決定停留在 ISA 介面上而不升級到 MCA,並且為原本習慣稱為 AT-bus 的這款匯流排介面起名 ISA 以避開 IBM 持有的 “AT” 註冊商標。
↑ MCA 擴充卡插槽,其實長得蠻像倒過來的 PCI。
不過雖然在個人電腦市場中 ISA 大致上還算堪用,但在伺服器市場上就未必如此,伺服器市場期待有更高的匯流排資料傳輸速率、更寬的通道寬度,僅僅使用 ISA 介面並不足以滿足這樣的需求,此時市場開始分成許多不同的派別,包含以 IBM 為首的 MCA、由 COMPAQ 等競爭對手為首用於反制 MCA,並且以擴充現有 ISA 架構為目標的 E-ISA、同樣採擴充 ISA 架構而設計出來的 VESA Local Bus 等。
1988 ~ 1993:以 ISA 為基礎拓展為 32-bit 的 EISA
EISA 顧名思義就是擴充版的 ISA,在 1988 年由 COMPAQ 為首提出,作為對 MCA 的反制武器而生。EISA 最明顯的特色就是插槽外觀上與 16-bit 的 ISA 插槽非常相似,實質上則與 ISA 單向相容 (技術上是使用較小且上下交替排列的金屬接觸點來達成腳位與通道寬度的擴充),原有的 ISA 介面卡可以直接安裝在 EISA 插槽上,但 EISA 介面卡是不能用於 ISA 插槽的。
上圖當中三條棕色的插槽就是 EISA 插槽,可以很明顯發現金屬觸點部分的密度比最上、最下兩條 ISA 16-bit 插槽來得密集很多,而且長度與寬度都一模一樣,卡榫的設計位置也相同,至於看到介面卡本身的部分呢,我想以這張同時兼具 EISA 與 ISA 介面的顯示卡為例 (雖然長得很奇葩 XD):
從上圖中應該就可以很明顯看到 EISA 與 ISA 插槽在金屬觸點密度上的差異了,EISA 的金屬觸點多達 198-pin,理論資料傳輸率則可以提高到 33 MB/s,由於導入成本低 (得益於與 ISA 的向下相容與相對 MCA 而言極其低廉的授權費用),儘管性能受制於時脈無法提高而遜於 MCA,但 EISA 在市場上的能見度可以說是 ISA 家族各分支與同時期的 MCA 介面中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