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南橋的部分在 430FX 時有了改版,不同於 430LX/NX 使用的 SIO 晶片,430FX 的南橋晶片改為 PIIX (82371FB),命名的涵義則是 PCI IDE ISA Xcelerator 的縮寫,從名稱上可以知道,是的,從這代開始南橋晶片終於內建 IDE 介面了,同時也加入了對隨插即用 (Plug-and-Play) 的硬體支援。
之後 Intel 又在 1996 年 02 月推出了 Triton 的改版,也就是代號為 Trition II 的 430HX 與 430VX,雖然說是改版,但其實說是補完版也不為過,其中定位高階伺服器市場的 430HX (北橋部分由 82439HX TXC 單一一顆晶片組成,架構見上圖) 補回了在 430FX 上拿掉的 Parity 與 SMP 支援,並且首次加入針對 ECC 記憶體的支援,記憶體容量上限也一舉提高到 512 MB 之譜 (而且還全部都可以支援快取存取),而以一般市場為主要目標的 430VX (北橋部分由 82437VX System Controller TVX 與 2 顆 82438VX Data Path TDX 組成,架構見下圖) 則是首次納入對 SDRAM 記憶體的支援,並且將南橋晶片再次升級為 PIIX3 (82371SB),首次納入對 USB 1.0 與 PCI 2.1 的支援,但記憶體支援上限維持 128 MB,且只有前 64 MB 具有快取存取。
後期 (1997 年) 這時 Pentium Pro 已經推出一段時間了,再過不久就是 Pentium II 登場的時刻,因此 Pentium 的時代也就即將迎來尾聲了,Intel 在當年的二月推出了 430TX 晶片組,或許是出於不想打到自家的 Pentium Pro 平台吧?430TX 晶片組並未如同當時人們的預期,作為高階產品 430HX 晶片組的強化後繼者而生,反而是更接近 430VX 的改進版本。
從架構圖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到,430TX 又再次回到 420EX 那種由雙晶片組成晶片組的設計,看起來與現代的晶片組規劃像多了,被稱為 MTXC 的北橋晶片 82439TX 同時負責連接處理器、記憶體、快取三者,並且將在 430 系列其他型號中獨立出來的 Data Path 晶片也整合到北橋中了,並且將記憶體容量上限提高到 256 MB (不過支援快取存取的部分依然只有 64 MB),除此之外的另一個亮點是南橋晶片升級為 PIIX4 (82371AB),與前作 PIIX3 最大的不同在於 PIIX4 終於加入了對 UltraDMA 技術的支援,硬碟的傳輸速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晶片組型號 | 430LX | 430NX | 430FX | 430HX | 430VX | 430TX |
開發代號 | Mercury | Neptune | Triton | Triton II | Triton II | Trition TX |
組成晶片數 | 4 | 4 | 4 | 2 | 4 | 2 |
發佈日期 | 1993/03 | 1994/03 | 1995/01 | 1996/02 | 1996/02 | 1997/02 |
記憶體制式 | FPM | FPM | FPM/EDO | FPM/EDO | FPM/EDO/SDRAM | FPM/EDO/SDRAM |
最大記憶體容量 | 192 MB | 512 MB | 128 MB | 512 MB | 128 MB | 256 MB |
可快取記憶體量 | 192 MB | 512 MB | 64 MB | 512 MB | 64 MB | 64 MB |
Parity/ECC | Parity | Parity | 無 | 均有 | 無 | 無 |
異步 L2 快取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PBurst L2 快取 | 不支援 | 不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SMP 多處理器 | 不支援 | 支援 | 不支援 | 支援 | 不支援 | 不支援 |
PCI 支援 | 2.0 | 2.0 | 2.0 | 2.1 | 2.1 | 2.1 |
南橋搭配 | SIO | SIO | PIIX | PIIX3 | PIIX3 | PIIX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