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 635 (Intel)、SiS 735 (AMD)
發表時間:2000 年 12 月 (635)、2001 年 03 月 (635T/735)
搭配處理器:Intel Pentium III / Celeron (Socket 370, 635/635T)、Athlon / Duron (Socket A, 735)
沿襲過去的習慣,矽統科技依舊同時對兩大陣營提供支援的晶片組產品,其中用於 Intel 平台的就是 SiS 635,至於用於 AMD 平台的就是 SiS 735 了 (由於我找不到 SiS 635 的資料,所以以下會使用 SiS 635T 為主,規格上相似,主要差異在於新增對 Pentium III Tualatin 處理器與 133 MHz FSB 的支援)。
SiS 635 與前代產品一樣是採用單一晶片的設計,主要的差異在於配合時代加入了對 DDR266 記憶體與 AGP 4x 通道的支援與 UltraATA/100 介面的支援,比較特別的地方是 USB 連接埠的數量一舉提高到了 6 個,整體來說在當時算是頗強悍的規格,但比較弱的地方則是記憶體容量支援的上限依然停留在 1.5 GB (每條記憶體最多 512 MB)。
SiS 735 的部分則是大致上擁有與 SiS 635 相同的特色,但支援的處理器是最高 266 MHz FSB 的 AMD Athlon / Duron 處理器。
SiS 635 與 SiS 735 這兩款晶片組奠定了接下來 SiS 多款晶片組的基本架構,在討論這個架構之前我們要先釐清一件事情:SiS 635/735 並不是沒有南北橋之分,只是將南北橋放在同一顆晶片上而已,所以內嵌的南北橋之間當然要有溝通管道囉,沒錯,SiS 635/735 就是 SiS 第一款南北橋之間溝通不走 PCI 匯流排的晶片組。
在 SiS 635/735 中用於南北橋之間溝通的管道稱為 MuTIOL (中文被翻成「妙渠」),採用多條通道並行 (實際上是由八條獨立通道組成,所以並不能動態分配資源,這八條通道依序為 IDE1、IDE2、PCI 匯流排、V.90 數據機、AC’97 音效、乙太網路 MAC、USB 通道、印表機通道等八條) 的方式讓南北橋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一舉從 133 ~ 266 MB/s 提高到 1.2 G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