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ICH 第二世代
介紹完最後一款歸屬 800 系列的 Intel 晶片組之後,篇幅也差不多了,所以我打算把之後的晶片組留待下篇介紹,最後照慣例是要介紹前面這些晶片組內搭配的南橋晶片的,在進入 Pentium 4 世代之後,直到 915P 晶片組的大改版之間 Intel 一共對南橋晶片進行了三次改版。
還記得上上次我們介紹到 ICH2 嗎?所以接著下來理所當然就是 ICH3 了,不過如果你還記得前面的內容的話,應該會發現在 845 晶片組家族這一世代當中,除了最原始的 845 晶片組是搭配我們已經介紹過的 ICH2 之外,845E 晶片組等成員就直接跳級搭配 ICH4 了對吧?
實際上 ICH3 是存在的,並沒有被 Intel 跳過,但只推出了與 E7501 等伺服器級晶片組 (類似於今天搭配 Xeon E7 家族處理器的晶片組) 搭配的伺服器版本 ICH3-S (下圖) 與搭配筆記型電腦用的 830、845 晶片組使用的行動版本 ICH3-M,並沒有搭配桌上型電腦的版本 (均發佈於 2001 年)。
ICH3 的絕大多數特性都是沿襲 ICH2 而來,主要的差異僅有對 ATA 控制器加入了「Native Mode」、對 2.0 版本 SMBus 與新版 SpeedStep 省電技術的支援、在 ICH3-S 中的 USB 1.1 連接埠數量增加到六個這些而已。
至於 ICH4 (上圖) 的部分 (發佈於 2002 年),則是以 ICH3-S 的基礎整合了 USB 2.0 控制器 (全部 6 個連接埠都支援 USB 2.0) 與新版本的 AC’97 音效 (2.3 版)。
最後要看到的是 ICH5 (發佈於 2003 年,上圖),在 Intel 的南橋晶片發展史中 ICH5 是一個蠻大的改版,因為首次加入了 SATA 控制器 (提供兩個 1.5 Gbps 連接埠),讓硬碟的傳輸性能大幅飆升,PCI 的部分也升級為 2.3 版,USB 2.0 連接埠增加到 8 個,與北橋之間的連結匯流排在電氣特性上也有所變化。
ICH5 也是 Intel 第一次將北橋晶片在桌上型電腦市場中分為多個版本 (以往都只分出伺服器版、桌上型電腦版、筆記型電腦版而已),除了行動版本的 ICH5-M 之外,還有首次在消費性市場加入對 RAID0、RAID1 與 Intel Matrix Storage Manager 支援的 ICH5R 及伺服器專用版本的 6300E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