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AdLib Music Synthesizer Card (1987)
比起昂貴的 MIDI 設備來說,接下來要介紹的 AdLib (在台灣當年以「魔奇音效卡」為名販售) 才是真正將音效普及到個人電腦市場的主要推手,在 1987 年推出的 AdLib 音效合成器採用 YAMAHA 所設計的 YM3812 晶片作為基礎,與前面介紹過的產品不同,AdLib 採用了頻率調變 (FM) 合成技術以產生音效,由於其價格遠比 Roland 公司推出的各種 MIDI 介面產品來得便宜 (通常是不到一半的價格),因此 AdLib 音效合成卡成為了第一款在 IBM PC 上獲得廣泛應用與支援的音效卡產品。
得益於 AdLib 遠比 PC Speaker 要強大的和弦與音色支援,軟體工程師已經得以運用其產生相當豐富的音效,不過 AdLib 音效卡仍然缺乏對數位取樣與立體聲音效的支援,在 AdLib 音樂合成卡出現之後,個人電腦音效系統的市場基本上被一分為二,高階市場完全由 Roland 等 MIDI 設備所控制,平民市場則是 AdLib 的天下。
Creative Game Blaster (1988)
相信認識音效卡這玩意兒的人應該都聽過 Creative (創新未來) 這間公司吧?Game Blaster 就是 Creative 所推出的第一款產品 (最初曾被命名為 Creative Music System)。
相較於 AdLib 來說,Game Blaster 由於並未使用頻率調變 (FM) 合成技術,而是使用兩顆 PHILIPS SAA1099 晶片產生方波的方式發聲因在原理上更加接近於 PC Speaker 與 PCjr 的音效系統 (Game Blaster 可以同時產生 12 組方波來合成音效),在音質上表現比 AdLib 還要差 (確實挺接近 PCjr 的),因此在市場上並未取得突破性的成功。
比較特別的是,Game Blaster 的 12 組方波輸出可以分別獨立進行音量調節並且支援雙聲道輸出 (Stereo),但這並不能改變其音質比 AdLib 不如、方波合成技術被認為已屬落後、定位夾在 AdLib 與 MIDI 音效卡之間又沒能完勝 AdLib 而不受大眾甚至遊戲公司青睞的事實 (儘管其被命名為 Game Blaster,但支援這款音效卡的遊戲其實並不算多)。
Creative Sound Blaster (1989)
在 Game Blaster 上市隔年,Creative 就因應市場需求推出了融合 Game Blaster 與 AdLib 音樂合成卡特色的 Sound Blaster (這名字對於有買過音效卡的人來說應該再熟悉不過了吧?),這款音效卡採用了與 AdLib 完全相同的 YAMAHA YM3128 晶片,運用了相同的頻率調變 (FM) 合成技術來產生聲音,並保留了用於與 Game Blaster 維持相容的 C/MS 晶片 (由於此功能使用率偏低,因此 Creative 在後期的 Sound Blaster 中將此項功能改為可以單獨選配的晶片插槽)。
此外 Sound Blaster 還首次加入了 DSP (Digital Sound Processor,與現代的 DSP 並不相同,實際上只是由相當簡單的 MCS-51 控制器所組成) 使其具備 8-bit 23 kHz 的單聲道數位音訊播放能力、8-bit 12kHz 的單聲道數位音訊錄製能力與 ADPCM 解壓縮和 MIDI 介面 (但與主流的 MPU-401 並不相容)。
除了解決了 Game Blaster 的問題,並且保持了與 AdLib 和 Game Blaster 的完整相容性之外,Game Blaster 還首次在音效卡當中加入了遊戲搖桿連接埠 (當年的電腦通常並未內建遊戲搖桿支援而需要安裝一張售價大約在 50 美元的擴充卡並且占用數量已經不多的擴充卡槽) ,這讓 Sound Blaster 得以迅速掠奪 AdLib 的市場佔有率,最終甚至僅在短短一年之內成了最為暢銷的音效卡,而微軟也在 1990 年正式將 Sound Blaster 列為多媒體電腦的標準元件推薦軟體開發者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