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政府完全把「歷史是當政者當下編的故事,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句話發揮到淋漓盡致,看看過去十幾年下來,兩次政黨輪替都有動到課程綱要,原來我們的教育體制是為「執政者」服務的東西啊?難道高中教材是政令宣導嗎?政治與教育分離,一直到現在始終都只是講講而已吧?
這裡附上微調前、後的歷史課綱全文原檔:
Table of Contents
唉,一點一點從頭看起吧,到底「微調」了甚麼?
首先看到課綱的編輯凡例是這麼說的:
「課綱右欄中之「說明」,是針對該「單元」、「主題」及「重點」的解釋,提供相關使用者參考。在「一綱多本」的理念下,應以「說明」欄中的知識為基礎;凡說明欄中提及應包括的事項,務必編寫於教科書中。編者可依照各單元的順序,自行安排撰寫歷史脈絡,不必逐條照列「說明」欄中條列式之細目。」,也就是你可以決定要怎麼說這些故事,但是我要你講的部分你一定得講,而且還要大講特講,「一定要照我的說法講」,不然我就在審定委員會把你擋掉的意思。
所以課綱微調帶來的影響大不大?恐怕不是微調二字能輕描淡寫帶過的。
要知道啊,課綱中的一行字或一句話,差不多就是實際學生拿到手上課本的一課 7 – 15 頁的課文。
首先是本次課綱「微調」頗「多」的部分:高一上台灣史前半部
一、部分文字修正
教育部表示根據憲法和各種法律的規定有調整日期,例如原住民 → 原住民族等,這是教育部這次微調課綱的主要藉口,不過我們都知道這根本就一點也不重要,我們反對的微調也絕對不是這部分的問題。
二、台灣的原住民族
「利用文字記錄、人類學與歷史學的研究成果,簡介原住民社會與文化及其對漢人的影響。」一段被刪除,本來更廣泛的「南島語族」與「原住民」用詞改為更狹隘僅限於我國「原住民族基本法」法定的「南島語系原住民族」,那請問教育部,平埔族呢?我國法定「原住民族」好像只有十四族耶。
三、國際競逐時期 → 漢人來台與國際競逐時期
- 過度且不自然的強調「漢人來台」與其正當性 (按:這是這次微調最大的爭議點,之後會出現超級多次 ^__^)
是甚麼原因要刻意把漢人來台提到標題強調呢?這個部分修改得非常嚴重,看似字數上沒有太大變化但其實意思早已天差地別,原本這段主要要講的是「大航海時代台灣地理位置的特殊地位與特色」和「周圍東亞地區整體各國局勢的變化」,再透過敘述「漢人、日本人與原住民族」的互動來引導出後續的鄭氏、荷西時期的歷史。那微調之後呢?本來主要是要講大航海時代,結果「微調」之後主題整個翻過來了,主軸變成「漢人來台」,反而大航海時代和台灣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被喧賓奪主,成了配角了?!
給人的感覺說實話就是當權者想要強化「我國民族與中國大陸人民同屬漢族,文化是與血緣一脈相承而來的祖國聯繫感」罷了。 - 看看微調後的課綱怎麼說:
1-1. 說明漢人來臺、澎的緣由與經過,如宋元對澎湖的經營及明代顏思齊、鄭芝龍等來臺 (從講台灣地理位置的特殊地位變成讚頌古代中國漢人政權對台灣建設很多很有建樹貢獻極大,還真是「微調」呢 ^^ 本來只是楔子的東西現在居然跟主要內容平起平坐了),並說明原住民族和漢人的互動 (咦?日本人哩,鬼隱了嗎?)。」
1-2. 說明大航海時代西方列強的興起與對殖民地的競逐,臺灣地理位置的特色,以及16世紀中葉以後東亞情勢的變化。 - 荷西「治」台 → 荷西「入」台
為什麼歷史課綱會直接武斷的下定調荷西是「入」據政權呢?做為課程「綱要」不是應該秉持著中立的立場,不對歷史詮釋做太多的干涉嗎?如果荷西是「入」據台灣,那中國漢民族政權又何嘗不是外來政權?且荷西政權對於台灣西南部與北部確實有許多建樹,也留下許多古蹟,說是治理又有何嘗不可?做為學者不是應該更加嚴謹一些嗎?或許使用「荷西時期」這種中性的詞彙也可以吧?而且後面對於漢民族政權不是使用「統治時期」這個詞彙用得很開心嗎? - 本次微調刪除了荷西時期的族群衝突:濱田彌兵衛事件和麻豆事件 (但郭懷一事件仍保留,目的大概是因為郭懷一事件是漢人領導對抗「異族入侵」吧)。
四、鄭氏統治時期 → 明鄭統治時期
- 當鄭氏政權來台的時候,清朝政權早已取代明朝政權,鄭氏政權來到台灣圖的可是「反清復明」耶,為什麼要叫做「明鄭」統治?那時候明朝帝國根本已經不存在了,又要如何統治台灣? 而且鄭氏政權在台灣是在收集資源與儲備精力「準備」要反清復明耶,可不是在台灣恢復明朝之後再以台灣政府為根據地逐步挑戰「反攻大陸」呢! (這段好像常常被喊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跟「和平解放台灣」的人們拿來當借鏡?蠻好笑的。) 不知道是不是我比較傻,除了再次強化台灣與中國之間的連結與文化傳承關聯性以外,我想不到其他要刻意冠上明朝的理由。
- 鄭氏時期的涉外關係為什麼微調之後改成只講其被中國滿清政權顛覆的經過?原本要提的「與荷、英鎖定條約的內容」與「對滿清進行『談判』的過程」怎麼被砍到一滴不剩?教育部,你的涉外關係就只有中國一國嗎?還是教育部你抱著的是「大中國史觀」,認為鄭氏政權是中國的叛亂政權,所以不能用「談判」?
五、清朝統治時期
- 全部的清代都被換成「清廷」,我有看到有部分學者批評將「清廷」取代「清代」是為了強調中國曾經對臺擁有的統治權力,這部分我覺得還好,所以不提。
- 這個部份我真的覺得教育部該打屁股。
說明外國人對臺灣通商、傳教與戰略位置的興趣 (微調前)
說明外國人對臺灣通商、傳教與戰略位置的企圖 (微調後)
教育部你倒是告訴我,哪個有貶抑哪個沒有?歷史課綱是這樣寫的嗎?以前我高中老師經常強調歷史解釋與歷史事實的不同,教育部,你想寫的到底是歷史解釋還是歷史事實?這是課程綱要耶,不是課本定稿耶。 - 多了這一大段:「中法戰爭期間,臺灣在劉銘傳的領導以及民間如林朝棟等的支持下擊退法軍。」我們偉大的教育部又再次地貼向大中國史觀,請問特別強調中國朝廷官員的領導與支持,那台灣一般人民自己的努力又去哪裡了呢?
- 特別新增了這項:「說明清廷在臺灣的現代化建設如電報、教育和鐵路,使臺灣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分。」,請問如何武斷地說「台灣是當時全中國最先進的省份」?據我所知我讀過的各版本課本,比較沒有爭議的寫法至少會在後面加上「之一」,還有,為什麼只提清朝對台灣的現代化建設,稍後看到的日治時期課綱卻是隻字不提當時日本政府的建設與公共衛生改善?還是教育部又再做一樣的事情了?強化台灣與中國之間的連結與文化傳承關聯性與中國政權統治的正當性?
接下來是本次課綱「微調」最 TMD 精采的部分:高一上台灣史後半段
一、日本統治時期 →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這段真的改超多,幾乎快看不出原貌了……)
- 新增羅福星事件。
- 日本政府在台灣進行的基礎建設敘述被大幅刪減 (這樣的改法真的沒問題嗎?這叫「微調」?)
基礎建設包括土地、舊慣、人口等三大調查,以及交通、水利、電氣、金融、新式教育等的推展 (這些我們以前講超久,現在都刪掉了?裡面有多少基礎建設是後來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的基礎?);經濟發展則討論農業改良、新式糖廠的設立、林產與特產的開發 (微調前)
如土地調查、水利設施,以及新式糖廠的設立與林特產的開發 (微調後) - 刪掉大量日本政府在台灣進行的基礎建設之後,再補刀這段:討論殖民政府對臺灣人民經濟與土地的侵害,以及多數貿易由日本商社所壟斷。
- 將 1920 年代以後,新型態本土知識菁英的形成直接歸功於當時中國的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完全忽略日本政府破除當時台灣社會傳統陳腐老舊價值觀的影響。
- 強調甲午戰爭與台灣人士對中華民國創建之貢獻。
- 新增這段:
說明中華民國宣布對日抗戰並聲明廢除馬關條約、抗戰中軍民死傷慘重,以及臺人李友邦等赴大陸參與抗戰。
( WOW,這段我還真沒學過,李友邦是誰我還真的不知道,到底是有多想強化目前中華民國政府對台灣的統治正當性啊?不過也還好啦,至少沒有像其他那麼往中國大陸偏過去。) - 慰安婦 → 婦女被迫做慰安婦 (有些人對這個有意見,我是覺得還好,不過覺得改這個沒甚麼必要)
- 其實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只有非中國漢人政權才會被冠以「殖民」二字,微調後的課綱除了對荷西統治輕描淡寫,大幅強化「明鄭」、清朝兩大時代與中國文化的聯繫和中國漢民族政權統治的正當性以外,不斷意圖加強日本、荷西時期是以上對下「殖民統治」的概念,不斷強調台灣人在當時各方面受到日本人壓迫 (這點我其實贊成,該講得要講,當時的台灣人確實很苦,確實有受壓榨,但不是這樣一味強調!),的同時卻對日本當時在台灣的現代化建設只要是好的部分都近乎隻字不提,抹煞各種日本當時對台好的影響並無限放大其對台灣的侵害,將好的部分通通歸功給中國政權、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等等,而在此同時卻對於清朝時期大陸官員來台對台灣人民的壓迫卻是隻字不提,這樣的敘述真的公平嗎?
二、中華民國時期:當代台灣 (臥草勒,這段幾乎全部重寫了,這樣叫「微調」? 不愧是自己的歷史自己寫)
- 新增主題:光復台灣與制憲
其實我想不透為什麼要在台灣史講制憲,開羅宣言跟波茲坦宣言都是後面中國史會講很久的東西,為什麼要在這裡多做重複?不是說上課時數不夠用嗎? - 把政府遷台的過程完整寫成一節
這點我倒是贊成,把目前政府的統治正當性基礎做一個解釋總比都不解釋來得好。 - 土地改革與地方自治獨立成一章
這些東西需要這麼大篇幅嗎?我不覺得耶,算是國民黨政權在那個年代少有的「德政」所以值得大書特書一下的意思嗎? - 二二八事件獨立成一章
我認為這是「好的」,不過前提是當政者能誠實面對事件並敘明真相 (你我都知道不太可能,但還是要抱持希望嘛 ^__^)。 - 中華民國政府從代表中國到外交孤立的歷程被刪掉,只留下「我國發展實質外交的努力」
其實我覺得這很不可思議,有誰不認為我國外交孤立、受到中國打壓是事實嗎?
大概只有我們的高官不這麼想吧?果然歷史是為當權者服務的,當權者大推兩岸和平政策所以對於實際情況的兩岸關係緊張與被打壓都是可以視而不見的?
- 民主發展進程整章重寫
本來是講「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臺灣的政治變遷,如二二八事件、長期戒嚴、白色恐怖、美麗島事件與民主發展。」
微調之後把白色恐怖跟新增的反共政策一起講,納入台海對峙與八二三炮戰 (媽呀這麼多項怎麼講啊,篇幅都被瓜分完了),還增列說明政府退出聯合國以及與美國斷交的過程 (國家版解釋哦 ^__^),還特別把與美國斷交、退出聯合國、保釣運動獨立成一節,講得比白色恐怖還多呢,然後把新列入的增額立委選舉和原有的美麗島事件、黨禁報禁解除、解嚴、國會全面改選與總統直選 (又是這麼多項啊……) 扔到接近期末的額外一節中講完,於是和前面白色恐怖的對比性就被削弱了。 - 兩岸關係的轉變整章重寫
直接列明要講:三不政策、開放探親、國統綱領、辜汪會談、飛彈危機與世界分工體系下的兩岸經貿關係。
(欸,馬總統,跟你這幾年做的事情好有關係喔,要不要順便講下 ECFA 跟經濟不好都是服貿被檔惹得禍啊?) - 解嚴前後生活的變化,內容從一節變半節,而且跟社會型態改變一起講,想必分量差距一定很懸殊。
簡單的說,政府想讓你知道的你必須知道;政府不想讓你知道的,你就不要念太多,就跟公民老師說其實學測不太考兩岸關係是一樣的概念 ^__^ - 近年的經濟成長被獨立成一節,新增另一節講「經濟起飛」
嗯?這門課是歷史,不是公民的經濟學吧?
獨立一節專講十大建設、科學園區、資訊業的發展、加工出口區,還指名要特別介紹「此階段重要經濟政策的推手如孫運璿等。」
拜託,教育部,你發的這份是課綱耶,不用舉例人名這麼細節吧?
還有,「說明民間成就與國際因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國際因素該不會又是服貿跟 ECFA 吧 ^__^? - 多元文化的發展 → 中華文化與多元文化的發展 (馬腳跑出來囉 ^__^)
說明臺灣文化的多元發展及其與世界文化的交流。 (微調前)
說明中華文化在臺灣的保存與創新,以及文化的多元發展。 (微調後) 啊世界文化勒?有中華文化就不用跟世界文化交流了,好棒棒?
變更最多主要是台灣史,後面的部分有機會再開另一篇講吧,不然這篇太長了。
「微調」個屁啊?這不是 TMD 幾乎全改了嗎?!
教育部讓你知道的事情:
我只改了 23% 的課綱。
教育部不想讓你知道的事情:
23% 其實並不「微」,而且全部變更中超過 70 % 都集中在台灣史,看看我上面寫了幾次「整章重寫」?
改了甚麼,目的又是甚麼,其實這份微調課綱的脈絡很清楚,就是強化中國漢人政權統治的正當性、中國與台灣文化一脈相承的關聯性,甚至是為中國統一台灣的合情合理性寫下伏筆,同時還兼為上級高官拍馬屁的作用,凸顯日本統治台灣時期、荷西統治台灣時期對台灣人的不人道與不友善、不合理,對那些時代在台灣的現代化建設則隻字不提,但卻對中國傳統漢文化與建設百般推崇,對中國文化不合理、不人道、不友善的部分卻輕描淡寫避重就輕,作為一套課程「綱要」是完全不合格的,倒不如說是欽定的課程標準,上位者的偏好與偏向表露無遺,讓外人看了說實話只有兩個字可說:噁心。
如果 23% 可以叫做微調的話,
想要問問教育部長,減薪降敘 23% 好不好?共體時艱嘛。
想要問問總統,薪水捐出 23% 好不好?你曾答應過的嘛。
想要問問企業,薪水調漲 23 %好不好?政府說是微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