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S3 Graphics
另一家即將退出歷史舞台的廠商則是曾經在 2D 圖形時代有著一段輝煌歷史的 S3 Graphics,儘管在 2D 圖形時代有著一炮而紅的 86C911 與橫掃全球的 Trio64 系列,並且以超高 2D 圖形畫質著稱,但在時序進入 3D 圖形時代時,S3 Graphics 徹底的踢到了鐵板。
還記得我們曾經談過 S3 Graphics 對 3D 圖形的嘗試是從 ViRGE 開始的,接下來歷經慘烈的 Savage 3D 與止跌卻不能回升的 Savage4 連續三代的失敗之後,才漸漸走向無法挽回的頹勢 (老實說,從古到今能承受得起連續三次公司主要核心產品大失敗的科技公司說真的也沒幾家)。
Savage 2000
發佈時間:1999 年
在 1999 年 S3 Graphics 遇上了好幾個重要的里程碑,除了生出了 Savage 2000 這款被寄予厚望且相當高規格的產品之外,還有他們在那年年底收購了 DIAMOND 這家大型板卡製造廠等 (由此可見 S3 Graphics 這間公司累積的底力真的很雄厚,在公司主要核心產品連續三代失敗之後居然還有辦法玩架構大改甚至還收購其他公司)。
Savage 2000 是 S3 Graphics 在被 VIA 收購之前的最後一款主要產品,雖然仍然以 Savage 為名,但實際上架構與 Savage4 與其前身 Savage 3D 相去甚遠,採用了硬體 T&L (Transform & Lighting,轉換與光線處理) 設計,至於硬體 T&L 是啥,我稍後會跟 GeForce 256 一起介紹。
不過儘管 Savage 2000 使用了先進的硬體 T&L 設計 (S3 稱之為 S3TL),在性能表現上也還不賴 (與同其競爭對手 GeForce 256 接近),但 S3 Graphics 的老毛病又犯了,那就是驅動程式的品質真的是個非常徹底的悲劇,舉例來說,從剛剛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 Savage 2000 的主要賣點是硬體 T&L,但 S3 Graphics 相當天才,在 Savage 2000 上市時提供的驅動程式居然只支援到還沒有提供硬體 T&L 功能的 Direct3D 6.0!
驅動程式的問題最終讓在 Savage3D 時代上演過的悲劇再次重演,使得 Savage 2000 空有理論效能卻完全無法發揮,甚至在發揮之後根本只剩下「笑能」,在這樣的情況下 Savage 2000 理所當然地最終依舊是失敗收場。
最後要特別提到的是,Savage 2000 與 GeForce 256 雖然都是基於硬體 T&L 功能開發出來的產物,但是在架構編排上有很大的不同,前者使用了兩條同時能處理兩個像素的管線 (2×2);後者則是使用了四條一次僅能處理單一像素的管線 (4×1),儘管這兩種設計在理論上會有相同的性能,但由於當時遊戲本身並沒有對單一管線同時處理多重像素做特別優化,因此實際上 GeForce 256 的架構設計表現是比較好的 (概念上有點類似在不支援多核心處理的作業系統上開多核心,表現往往不甚理想)。
在 Savage 2000 後,S3 Graphics 成為 VIA 的子公司,從此便不再有重要的 3D 圖形晶片推出,主要重心轉而已開發 VIA 晶片組需要的整合圖形功能為主,儘管後來還推出了 Savage XP (後來又改名 AlphaChrome,本質上只是 Savage 2000 的小改版,在 2002 年發佈,但由於架構老舊與性能拙劣因此從未被公開販售)、2003 – 2008 年間曾經推出多款以 Chrome 系列為名的顯示晶片 (主要目標以筆記型電腦與超低價桌上型電腦市場為主),但在市場上都未能引起太多迴響。
之後 S3 Graphics 在 2011 年又輾轉被 HTC 收購,從此就沒有直接以 S3 Graphics 為名的個人電腦用顯示晶片推出,因此在接下來的連載當中,我們也不會再見到 S3 Graphics 這間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