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Core i3 系列 (DT 2C)
這次 Kaby Lake 也跟以往的 Skylake、Haswell 一樣,在 DT 主流平台的部分設計了兩款不同大小的晶片,其中 Core i3 以下的系列是使用 2C (雙核心),並且支援 Hyper-Threading 技術與 AVX 2.0 指令集,然而這次 Core i3 系列是有一些新鮮事的,只是可能不是你我所期待的那種就是了。
處理器編號 | i3-7100 | i3-6100 | i3-7300 | i3-6300 | i3-7350K |
架構代號 | Kaby Lake-S | Skylake-S | Kaby Lake-S | Skylake-S | Kaby Lake-S |
預設時脈 | 3.90 GHz | 3.70 GHz | 4.00 GHz | 3.80 GHz | 4.20 GHz |
TDP | 51 W | 51 W | 51 W | 51 W | 60 W |
快取大小 | 4 MB | 4 MB | 4 MB | 4 MB | 4 MB |
核心/執行緒 | 2C4T | 2C4T | 2C4T | 2C4T | 2C4T |
ECC 記憶體支援 | 不支援 | 支援 | 不支援 | 支援 | 不支援 |
AVX 2.0 指令集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支援 |
TXT 技術 | 不支援 | 不支援 | 不支援 | 不支援 | 不支援 |
內建顯示型號 | 630 | 530 | 630 | 530 | 630 |
台灣當地售價 | 3,600 | 3,500 | 4,800 | 4,700 | 未上市 |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 Kaby Lake 全系列當中 C/P 值最低的應該就是 Core i3 系列了,相較於更低階的 Pentium 來說其實沒有太多優勢 (畢竟現在能夠充分利用 AVX 2.0 指令集的程式其實還不算多),但價格卻高出了不少,除此之外在 Kaby Lake 當中 Intel 首次針對 Core i3 低階入門市場推出了不鎖頻版本的 i3-7350K,不過儘管台灣還沒上市,但是目前已知的訊息是他的價錢不會比 i5-7400 來得低多少 (可能就只差幾百元),坦白說考慮到超頻之後溫度一定高,得換更好的風扇,供電需求也更高,我是不覺得推出這個型號有甚麼意義啦。
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有打算買 Core i3 系列而且主要用途是遊戲的話,我建議考慮降為 Pentium 並把價差拿去買好一點的顯示卡比較實在,畢竟這代 Pentium 的時脈設定也不低,而且同樣是 2C4T 設定 (其實文書方面應該也是如此,把錢省下來買個好點的電源供應器或是固態硬碟比較划算,畢竟會用到 AVX 2.0 指令集的文書軟體到底存不存在?目前為止我是沒聽過)。
除此之外 Kaby Lake 還有一點要特別提醒的,從這代開始 Intel 把所有消費性 CPU (除了特別的客製款與特殊客訂型號之外) 的 ECC 記憶體支援能力拔掉了 (本來 Core i3、Pentium 是可以搭配 ECC 記憶體使用的,因為很多 NAS 用這等級的 CPU),所以有需要的人請認份一點捏上 Xeon E3,不然就只好去買 Skylake 的庫存囉。
Pentium 系列 (DT 2C)
本來被認為已經幾乎被放棄的 Pentium 品牌看起來在 G3258 之後有觸底反彈的傾向,而到了 Kaby Lake 這代更是看起來相當有重返榮耀的態勢,畢竟上次 Intel 調整 Pentium 系列的基本設定已經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前的事情了,在這次調整之後 Pentium 系列幾乎把 Core i3 系列的生存空間給吃了個精光。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 Intel 在 Kaby Lake 這代的 Pentium 系列當中把 Hyper-Threading 技術給下放了的緣故,在這樣之後基本上 Pentium 系列與 Core i3 系列之間的差距就只剩下 AVX 2.0 指令集的支援能力與 1 MB 的快取記憶體了,然而這些東西卻不太能反映在日常使用跟目前多數的基準測試上,這使得 Pentium 系列與 Core i3 系列之間有著明顯的價格差距,但功能上差距卻不明顯。
處理器編號 | G4560 | G4400 | G4600 | G4500 | G4620 | G4520 |
架構代號 | KBL-S | SKL-S | KBL-S | SKL-S | KBL-S | SKL-S |
預設時脈 | 3.50 | 3.30 | 3.60 | 3.50 | 3.70 | 3.60 |
TDP | 54 W | 54 W | 51 W | 51 W | 51 W | 51 W |
快取大小 | 3 MB | 3 MB | 3 MB | 3 MB | 3 MB | 3 MB |
核心/執行緒 | 2C4T | 2C2T | 2C4T | 2C2T | 2C4T | 2C2T |
ECC 記憶體支援 | 不支援 | 支援 | 不支援 | 支援 | 不支援 | 支援 |
內建顯示型號 | 610 | 510 | 630 | 530 | 630 | 530 |
台灣當地售價 | 1,900 | 1,700 | 2,500 | 2,500 | 3,200 | 未上市 |
以我個人來說會比較推薦希望組裝文書機或是超輕量級遊戲機的人選購 Pentium G4600,在加上 Hyper-Threading 之後其實絕大多數人真的感受不出 Pentium 與 Core i3 之間的差別了,而之所以選 G4600 其實主要是考慮到內建顯示的部分,如果希望順跑普通畫質的英雄聯盟等遊戲的話,至少得用上 HD Graphics 630 才會有比較能接受的表現,如果不玩遊戲或是配置獨立顯示卡的話其實 G4560 也是值得考慮的型號,但 G4620 的價格太偏高我認為就不需要考慮了。
Celeron 系列 (DT 2C)
最後要看的就是入門中的入門-Celeron 系列的部分了,其實考慮到電腦的基本效能需求一般而言我是不太會推薦 Celeron 系列,畢竟時脈實在真的太低了 (Kaby Lake 世代也只小加了 100 MHz 而已)。
處理器編號 | G3930 | G3900 | G3950 | G3920 |
架構代號 | Kaby Lake-S | Skylake-S | Kaby Lake-S | Skylake-S |
預設時脈 | 2.90 GHz | 3.00 GHz | 2.90 GHz | 2.80 GHz |
TDP | 51 W | 51 W | 51 W | 51 W |
快取大小 | 2 MB | 2 MB | 2 MB | 2 MB |
核心/執行緒 | 2C2T | 2C2T | 2C2T | 2C2T |
ECC 記憶體支援 | 不支援 | 支援 | 不支援 | 支援 |
內建顯示型號 | 610 | 510 | 610 | 510 |
台灣當地售價 | 1,200 | 1,200 | 1,800 | 1,700 |
從價格方面應該可以很容易看出其實 Celeron 系列並沒有比 Pentium 系列便宜多少 (實際上 Intel 在生產的時候成本也確實如此,Pentium 的成本其實不會比 Celeron 的成本高出多少,而且到這等級連包裝、隨付的手冊與風扇都會變成重要成本因素了),因此一般而言我會建議多花幾百元升級到 Pentium G4560,特別是以 G3950 的狀況來說,只加一百元就多了 Hyper-Threading 而且時脈又高了一大截怎麼想都是划算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