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組化設計帶來可擴展性,平台分流於此確立
還記得我在「電腦達人養成計畫 2-13:近代中期 CPU 發展史 (二) Intel Core 架構」曾經提到過的「可擴展性」有兩個層次嗎?其中 Core 架構時期只做到第一層,也就是使用「複製」的方式來延展處理器的結構,例如將雙核心的 Conroe 延展兩份之後再經過少許修改就能造出四核心的 Kentsfield、把 Conroe 的 L2 快取折半就變成低階版本的 Allendale,這讓 Intel 的開發時程縮短很多,同時也讓消費者更能預測各等級 Intel 處理器的表現大概會落在哪邊。
而進入 Nehalem 世代之後 Intel 在開發時採用的思維更加前進,使用「模組化」的方式來設計各個功能單位,在製成成品的時候就像堆積木一樣可以瞬間造出好幾個版本,Intel 在進行模組化的過程中將處理器區分成 Core 與 Uncore 兩大部分,其中 Core 就是運算核心的部分 (除此之外還包含各自專屬的 L1、L2 快取),根據產品規劃的需要可以直接鋪出需要數量的運算核心,至於 Uncore 則是處理器電路上除去運算核心以外的部分,例如 IMC 記憶體控制器、QPI 連結通道、共用 L3 快取、HTT 電路等。
把各項規格設計成功能模組之後,要推出支援不同數量記憶體通道、支援不同種類的記憶體、提供不同數量的運算核心、不同大小的快取、不同的 QPI 通道數都變得很容易,甚至要塞整合圖形核心也簡單許多,變成當架構完成之後基本上當年度的所有處理器開發就同步進入收尾階段了 (而且因為這樣從此再也沒有原生核心與拼裝核心的問題了,想要多少核心就能放多少個模組,不管幾個都是原生核心)。
除此之外還有「平台劃分」(其實對消費者來說重點在於不同平台會使用不同腳位,主機板就不能混用了) 的概念也是從 Nehalem 開始確立的,消費性平台分為頂級玩家平台 (HEDT) 與一般及入門平台 (Mainstream),前者即後來的 Core i7-900 系列,後者則涵蓋 Core i7-800 系列與 Core i5 以降各系列的消費級處理器,之後 Xeon 家族也有類似的狀態,入門系列使用與消費性一般平台相同的平台、中階 (支援多處理器) 的系列則與 HEDT 共用平台,高階則使用更強大、延展性更強的 EX 平台。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
伺服器平台-頂級 | X | Nehalem (Beckton) |
Westmere-EX | Westmere-EX |
伺服器平台-可延展 | Nehalem (Bloomfield) |
Westmere | Westmere-EP | Sandy Bridge-EP |
消費性平台-旗艦 | Nehalem (Bloomfield) |
Westmere | Westmere | Sandy Bridge-E |
伺服器平台-入門 | Nehalem (Lynnfield) |
Westmere | Sandy Bridge | Ivy Bridge |
消費性平台-主流與入門 | Nehalem (Lynnfield) |
Westmere | Sandy Bridge | Ivy Bridge |
之後則隨著 Intel 控制推出時程,逐漸演化成表上可以發現的現象,逐漸區分成高中低三大類平台,EP / E 平台會比無印來得慢上一代,EX 則又會比 EP / E 慢上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