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看了一些老式的擴充介面卡標準之後 (其實上篇談的那些標準,活躍的年代站長根本還沒出生 XD),這一篇開始要介紹一些你我比較熟悉,甚至很有可能根本用過或是正在使用的擴充介面卡匯流排標準囉。
歷代匯流排介面與擴充卡插槽種類介紹 (下)
1993 ~ 2004 : 重回大一統局面-PCI 匯流排介面
在 1990 年代初期電腦的擴充介面卡標準可說是陷入群雄割據的局面,一方面有 IBM 主導的 MCA 例求重新掌握技術主導權,另一方面還有以 COMPAQ 為首的九人幫提出的 EISA 挾著低導入成本和與 ISA 向下相容的優勢努力搶市,後來 VESA 也推出了自家對 ISA 的擴充介面-VESA Local Bus 以滿足顯示卡日益提高的頻寬需求,在這樣大亂鬥的狀況下對使用者和廠商其實都是不利的,對使用者來說各種不同的擴充卡規格帶來了採購上的困難,對廠商來說也有庫存控制與產品設計上的麻煩,因此提出一個可以滿足各種需要的匯流排介面以統一全境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Intel 於 1992 年提出了被稱為 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的介面標準的一部分,之後數家科技公司共同成立了 PCI-SIG 並在 1993 年正式發布了 PCI 2.0 標準 (首個完整制定各項 PCI 插槽、介面卡等規範的版本),針對過去 ISA、EISA、VLB、MCA 曾有的缺點進行改進與避免,特別是關於授權的部分 (MCA 的硬傷),透過由獨立的 PCI-SIG 持有並統一相關的規格,從而避免單一廠商控制規格發展或掌握大量專利的可能,也避免了高額的授權金。
而相較於 VLB 而言,改進了當時 VLB 寬度過長的問題,除此之外 PCI 在一般電腦上的普及也受惠於 VLB 過度依賴 486 系統架構,在進入 Pentium 時代之後比起繞遠路想辦法將限制較多且性能較差的 VLB 排除萬難移植到 Pentium 系統上,絕大多數廠商會寧願直接導入 PCI 介面。
因為這些各式各樣的理由, PCI 在推出之後很快就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在市佔率上迅速奪得龍頭的地位,一舉取代了當時其他的各類擴充卡介面,讓電腦擴充卡介面再度回歸大一統的狀態。
PCI 是一個相當長壽的擴充介面卡匯流排介面,一直到 2009 年都還可以在許多主機板上面看到 PCI 插槽的影子 (例如上圖出現的這張主機板就是站長在 2009 年時曾經使用過的 X58 平台主機板),同時也因為太過長壽的關係,PCI 擴充介面先後有過不少個版本,插槽也分成好幾種不同的規格。
例如上圖這張主機板藍色插槽左側的兩條白色插槽就是最常見的 32-bit PCI 插槽,防呆卡榫在右邊表示工作電壓為 5V 的意思 (這也是最常見的 PCI 插槽種類),除此之外偶爾還會看到防呆卡榫在左側的,表示工作電壓為 3.3 V,如果介面卡的工作電壓不合可是插不上去的,因此後來有很多 PCI 介面卡實際上都是像下圖中的音效卡這樣,能夠同時支援 3.3V 與 5V 工作電壓 (底下金屬觸點處有兩個缺口),在 2002 年發布的 PCI 標準 2.3 版修正中也正式移除了對僅支援 5V 的介面卡的支援,僅保留 3.3V/5V 雙用 Universal 與純 3.3 V 介面卡,並在兩年後發佈的 PCI 標準 3.0 版中直接移除對 5V 介面卡插槽的支援,但實際上絕大多數消費性主機板仍然都只提供了 5V 的界面卡插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