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談過 AGP 與 PCI 一樣是由 Intel 所主導,而且 AGP 又有一部分技術是基於 PCI 發展而來,加上也和 PCI 一樣在電腦上被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因此 PCI 上出現過的一些特性也陸續發生在 AGP 上,例如前面花過不少篇幅討論的電壓問題,實際上 AGP 也分為 3.3 V、1.5 V、0.8 V 三種 (但實際上物理上僅分為兩種,1.5 V 與 0.8 V 的插槽在外觀上是一樣的,透過電路上的設計來辨識)。
通常最早期採用 AGP 的主機板會選用 3.3 V 的插槽,這類主機板是無法使用後期的 1.5 V 介面卡的 (除非卡片是 Universal 制式,同時支援 3.3 V 與 1.5 V 的工作電壓),而在 1.5 V 電壓增加到規格書中之後,主機板廠商通常比較傾向於選擇同時搞定 3.3 V 與 1.5 V 的線路,選用 Universal 制式的插槽以同時對兩種工作電壓的介面卡提供支援,而進入後期之後主機板廠商大多選擇在加入對 0.8 V 電壓的支援時順便拿掉了對 3.3 V 電壓的支援,因此通常改用 1.5 V 的插槽,後期的介面卡也通常會拿掉對 3.3 V 電壓的支援 (例如下面這張 6600GT 就是),值得注意的是當年有一些顯示卡雖然有 3.3 V 的缺口,但實際上是不支援 3.3V 電壓的,造成的結果就是插到只有 3.3 V 的主機板上就直接燒掉了。
AGP 也和 PCI 相似,由於投入使用的年限頗長因此先後有過數次改版,一般而言我們比較注意的有三次主要的大改版,分別提出了四種不同的 AGP 規格,由於每個版本之間速度都差了兩倍因此我們通常以資料傳輸率的提升倍率來命名。
AGP 制式 | 標準修訂版本 | 運作時脈 (MHz) | 理論資料傳輸率 | 工作電壓 |
AGP 1x | 1.0 | 66 SDR | 266 MB/s | 3.3V |
AGP 2x | 1.0 | 66 DDR | 533 MB/s | 3.3V |
AGP 4x | 2.0 | 66 QDR | 1066 MB/s | 1.5V |
AGP 8x | 3.0 | 66 ODR | 2133 MB/s | 0.8V |
看完 AGP 和 PCI 相似的地方之後,接下來我們要看的是 AGP 與 PCI 之間不同的地方,首先當然最顯而易見的就是插槽上的不同了,AGP 的插槽 (66-pin,上圖中的橘色插槽) 本身與 PCI 插槽沒有任何相容性,可以注意到為了避免誤插甚至連位置都搬了,除此之外 AGP 與 PCI 最大的根本差異在於 PCI 是一種匯流排 (Bus),也就是同一個通道上可以安置多個裝置,彼此共用這條「高速公路」的頻寬,但 AGP 實際上只是一種點對點傳輸通道 (Peer to Peer),AGP 插槽與晶片組之間的通道上就「只會有一個顯示卡裝置」,並不會有其他裝置進行分享。
最後關於 AGP 我特別想提一下當時有幾家主機板廠商對 AGP 與 PCI、PCI Express 之間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像,最後創造出了許多神奇 (?) 的組合,例如 ASRock 就搞出了一個 AGI 介面,可以在只支援 PCI 的 Intel 865GV/845GV 晶片組上拉出 AGP 插槽 (這同時也證實了前面提過的 AGP 在技術底層上與 PCI 有一定程度的相似這點)、EpoX 與 Biostar 也做了類似的事情,不過共通點就是這些「四不像」的相容性與性能表現都無法與真正的 AGP 介面相比,因此很快就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