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DVI 介面分類
DVI 應該是歷代螢幕介面當中種類最複雜的,主要可分為三大類並再細分為五種不同的接頭型式,其中三大分類依序是全數位化的 DVI-D (DVI Digital)、維持類比訊號相容性的 DVI-A (DVI Analog) 與融合二者特性的 DVI-I (DVI Integrated),其中 DVI-D 與 DVI-I 又可分 Single Link (單通道) 與 Dual Link (雙通道) 兩種。
DVI 介面最多會由 28 根針腳組成 (也就是 DVI-I Dual Link),其中下圖帶有粉紅底色的六根針腳實際上就是過去 VGA 的用途,訊號規格方面與 VGA 是一樣的,常見的 DVI 轉 VGA 接頭實際上就是靠這六根針腳達成的,至於藍色部分的五根針腳則是用於前面談到過的 DDC (Display Data Channel) 功能 (或許你可能會感到疑惑為什麼純粹只送類比訊號的 DVI-A 或你手上的 DVI-VGA 轉接頭在下圖最左邊還有四根針腳,實際上那四根針腳只有防呆用途,是不會傳輸任何訊號的)。
至於顯示卡接頭方面,為了避免消費者買了 DVI 螢幕卻發生無法連接到顯示卡上的 DVI 接頭這種窘境,因此絕大多數的顯示卡上都是使用集大成的 Dual Link DVI-I 接頭 (但螢幕就有可能使用別種接頭了)。
DVI 的限制與缺點
DVI 在僅使用單通道 (Single Link) 的時候能夠支援的最高解析度為 1920×1200 @ 60 Hz,比我們目前常用的 1920×1080 @ 60 Hz 還要高一些,因此在選購 DVI 螢幕的時候有部分型號的接頭會只設計 DVI-D Single Link 的孔。
至於使用雙通道 (Dual Link 時) 則可以支援到最高 2560×1600 @ 60 Hz 的解析度,也就是比 2K 解析度 (2560×1440 @ 60 Hz) 還要略高一些。
最後提到 DVI 介面的缺點,其實很顯而易見的就是 DVI 接頭的體積實在是太大了,以一般顯示卡來說單槽基本上只能容納兩個 DVI 接頭,這對於多顯示器組態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困擾,除此之外在筆記型電腦上除了 17 吋高階超大型機種以外更是幾乎看不到 DVI 介面的影子,因為筆記型電腦機身能應用的空間又比桌上型電腦來得更小了。
DVI 普及的困境
DVI 介面發表至今已經超過 15 年,但始終未能完全取代 VGA,甚至來不及取代 VGA 就被更新一代的介面給取代了,主要的因素除了剛剛提到的接頭太大之外,主要是受到各國關稅政策的影響。
我們知道目前顯示器主要有兩大類用途,分別是電腦用顯示器與電視兩大類,而電腦用顯示器屬於資訊類產品,依法是不課貨物稅的,但電視就不是這麼回事了,電視要課徵 13% 的貨物稅與 10% 的關稅 (加起來足足有 23%,算是還蠻高的稅率),在以往的 CRT 時代我們主要是依據是否具備連接電視訊號電纜與 DVD 或 VCD 撥放器的能力來區分,由於早期的 CRT 螢幕確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因此被認定為免關稅類的電腦顯示器,而且因為不符合重新評定稅則的要件,所以後來也就沒有做更改。
在液晶螢幕剛推出時我國與歐盟的稅則也都是循 CRT 的往例,將液晶顯示器視為電腦螢幕,因此是不必課高額的關稅的,但以台灣來說,在 2006 年 04 月 01 日起具備 DVI 介面的螢幕,由於「畫質大幅提升」(符合重新評定稅則的要件了) 且可以「連接非電腦以外的設備」因此被判定要改適用電視的稅則,並且要回朔課六個月的貨物稅 (不過倒是不用急著罵我國政府啦,畢竟當時這麼做是因為歐盟也做了類似的事情)。
稅則一改這下可好啦,各大廠商無不叫苦連天。最後他們選擇的變通方式主要有兩種,其一是乾脆將一款螢幕分成兩個版本出,低階版只給 VGA 介面,高階版則是 VGA+DVI 同時提供,或是乾脆回頭去推出僅提供 VGA 介面的液晶顯示器,並且只在中高階產品上提供 DVI 介面,所以採用 VGA 介面的螢幕從 2006 年中開始又再次大量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