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在 Barts 上有使用的優化在 Terascale 3 架構當中也幾乎都有採用,因此 Terascale 3 架構的曲面細分性能也有著明顯的進步。
Table of Contents
Cayman 核心
使用 Terascale 3 架構的核心實際上只有一款,就是這邊要介紹的 Cayman,完整版的 Cayman 核心包含了 24 組新架構的 SIMD Engine (共計 1,536 個 SC、96 組 TMU) 與 32 組 ROP (Cayman 的渲染輸出介面與記憶體控制器基本上跟 Barts 差不多),而且與 Cypress 一樣具備了完整的雙精度浮點數運算能力。
採用單顆 Cayman 核心的產品有 HD 6970、HD 6950 與 HD 6930 三款,這三款當中只有最頂級的 HD 6970 是採用完整版的 Cayman 核心,時脈設定也最高 (880/1375 MHz),而 HD 6950 則砍了兩組 SIMD Engine (因此 SC 只剩下 1,408 個,TMU 為 88 組),時脈也下調為 800/1250 MHz,而最低階的 HD 6930 則是以 HD 6950 為基礎再砍去兩組 SIMD Engine (剩下 1,280 個 SC 與 80 組 TMU),並將時脈下調為 750/1200 MHz,除此之外的規格則是維持不變。
Antilles
至於 HD 6000 系列當中最高階的產品-Antilles 則毫不意外又是延續前幾世代的作法,也就是將兩塊次高階的核心放到同一張 PCB 上製成單卡雙晶片設計的策略,後來這款實際上是由兩顆 Cayman 核心所組成的頂級顯示卡被命名為 HD 6990。
跟前幾代產品的做法完全如出一轍,同樣是使用 PLX 晶片將兩枚 Cayman 核心橋接在一起,除此之外在 Cypress 當中被迫取消的 Sideport 功能也沒有在這一世代中重出江湖,但是從 HD 6990 極為簡潔的配線看來,不得不說 AMD 在經過這麼多世代的經驗累積之後確實在佈線能力上有了顯著的進步。
AMD 近十年內最輝煌的時代 (又一次…)
歸納過去幾年 AMD/ATI 的發展可以發現,其實 AMD 的顯示卡部門命運發展看起來是個很有規律的循環。
每次在 AMD/ATI 看起來快要不行了的時候,就會突然經歷一次策略上的大幅調整或轉彎 (這在半導體業也意味著架構設計上的重大調整),然後就會突然變得非常聲勢浩大,市佔率會突然從非常慘烈的數字回升到將近與 NVIDIA 五五波,甚至還發生過好幾次把 NVIDIA 踹下性能王座的事情,但是在好個一兩代之後會突然陷入安逸,然後推出一代根本沒甚麼長進的產品,之後迅速的衰退並損失大把的市佔率,然後再次重複這樣摔個半死 → 策略轉彎 → 大幅優化 → 了無新意 → 大幅衰退 → 摔個半死的循環,NVIDIA 則比較少有這種大起大落的現象。
上一次這樣的情況大致上可以追溯到 Radeon R200 (8000/9000 系列,2001 年推出) 的時候吧,當時 ATI 大膽的搶在 NVIDIA 前發佈了全球首款能夠完善支援 DirectX 8.1 API 規格的 GPU 成功在功能甚至是性能上超越了 NVIDIA,順利地從 NVIDIA 手中搶過一大塊市場大餅。
而後來的 R300 基本上是從 R200 架構規模翻倍而來的產品,所以性能表現上以當時的水準來說很不錯,而且又正好搭上 NVIDIA 在 GeForce FX 這一世代慘遭滑鐵盧的契機,因此 ATI 度過了一段非常輝煌的歲月。
但是接下來的 R400 呢?ATI 幾乎照端原本的架構,沒有甚麼新的長進 (了無新意的階段),然後在 NVIDIA 推出 GeForce 6 系列挽救慘澹的 GeForce FX 系列之後 ATI 曾經一度的輝煌幾乎是馬上就開始褪色了,還搞了個只做了半套根本沒甚麼人買的初代 CrossFire 技術 (在 5-15 我有特別提,當時的 CrossFire 有分主卡、副卡,而且還得使用專用的輸出線才行)。
然後 R500 就在不斷跳票延期,而且後來性能提升還不明顯與 GeForce 7 系列的強力打擊之下給 ATI 開展了一次大幅的衰退,埋下了後來被 AMD 收購的伏筆,並且在接下來 R600 的失敗當中讓 ATI 幾乎是摔個半死,當時可是有很多人懷疑本來狀況就不是太好的 AMD 會不會被迫要把 ATI 吐掉或是裁撤掉 ATI 的部門宣告一個時代的終結與 NVIDIA 獨大的時代開始呢。
而這次的情況也是差不多,在 R700 的時候 AMD 突然放棄跟 NVIDIA 爭取最大、最快、塞最多電晶體的 GPU 性能王寶座,而是轉而追求快速推出與壓低價格提高性價比的小核心戰略,結果還真的把 NVIDIA 殺了個措手不及,GTX 200 系列本來難以動搖的價格瞬間為之傾倒,一時之間 HD 4870、HD 4670 成為最常見的顯示卡選擇。
而 Evergreen 家族則是 R700 系的大幅優化版本,給 AMD 帶來了收購 ATI 之後顯示晶片部門的第一個輝煌時期,但進入北方群島家族之後又再次出現了無新意的情況了,並且在北方群島家族的後期開始陷入成長停滯,但幸好後來 AMD 及時推了 GCN 才沒有再次進入自由落體時期,也使得 AMD 的顯示晶片部門得以一直存在下去至今。
而同樣的循環實際上也是緊接著又再次上演了,GCN 架構產品曾經一度因為挖礦熱潮而大賣,但在比特幣價格崩盤時又有了明顯的退燒,此後又隨著架構沒有重大革新、性能沒有明顯提升而走入下坡,並且在去年 GeForce 10 系列推出時走到了最谷底,隨後卻又靠著今年已發布與明年將發布的新產品而似乎有要觸底反彈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