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從後來 3DMark03 開發部門的主管在其他論壇上的發言依舊強調「3DMark 不接受經過『優化』的測試行為」、「我們會在廠商推出新的優化行為時持續修正 3DMark03 的程式來維持公信力與分數的可比性」,後來公司也向記者透漏不會改變對這些優化行為的看法跟立場等動作來看,感覺上 Futuremark 好像只是為了避免當時稽核報告當中使用的「作弊字眼」太過直接而被 NVIDIA 告上法院。
畢竟在 NVIDIA 數千人規模的公司面前,Futuremark 這間當時僅有二三十位員工的小公司看起來根本只像是個小工作室罷了,可禁不起與 NVIDIA 的纏訟,讓 NVIDIA 停止「優化行為」並結束這件事情應該是當時 Futuremark 的最主要考量吧。
不過當時那份稽核報告的舉證歷歷與清楚的論述居然就被這樣三言兩語的聯合聲明給推翻了,Futuremark 瞬間引發網路上一陣撻伐與砲火,無數的人們要不是怒嗆乾脆把 3DMark 改名為 NVMark 算了就是質疑 Futuremark 到底收了 NVIDIA 多少好處,結果繞了一大圈下來受傷最慘重的不是 NVIDIA 也不是 ATI,反而是 Futuremark 的公信力盪到谷底。
然而除了消費者們很火大之外,負責 ATI 顯示驅動程式開發的團隊主管也在公開論壇上寫下下面這一段話,表明對本次 Futuremark 與 NVIDIA 聯合聲明的不滿與不以為然:
OK time to get in the fun.
ITS CM TIME!!!!
First of all as a favor to me, leave Kyle and Brent out of this. Thi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m. Period
Secondly I am a little upset tonight so I wont say much until tomorrow.
Third I guarantee you that I will ask for an investigation for optimized drivers tomorrow such that has never happened in ATI’s history. I am prepared to put a hold on all new features I have in the pipeline so our top engineers can see how much we can optmize by not rendering the whole scene. I am guessing we can gain 25% at this point.
Fourth I am not commiting to do these optimizations ever in a released driver but I think its time for apples to apples comparison.
Fifth I am sorry to hear you (the end consumers) so dissapointed in the state of the industry. I feel for you.
Sixth, you all have my personal guarantee that if you continue to support ATI the way you have so far, I will always be here to help out and be one of the boyz on the forums. (I hope that means something to at least some of you)]
Have a good night everyone and lets talk more tomorrow
Terry
這位綽號叫做 Catalyst Maker 的 Terry Makedon 當時真的很火大,直接嗆說要回去叫團隊停止所有開發工作專心研究怎麼「優化 3DMark」,相信他們也可以達到 25% 的提升,而這位講話很直白主管直到今日都還是 AMD 顯示晶片驅動程式開發團隊的主管 XD。
Table of Contents
3DMark03 「優化事件」第三集
正當所有人都以為在 Futuremark 推出 3DMark03 (Build 330) 並關閉兩大廠在驅動程式當中所做的特別優化處理之後問題應該可以告一段落時,突然國外媒體又爆出了另一項 NVIDIA 對 3DMark03 使用的優化手段。
這個問題由 ATI 發現並通知各大國外媒體,這次的手法很類似 ATI 在 Radeon R200 時期曾經用檔名來判斷 quake3.exe 來針對 Quake III 進行特別優化的作法 (主要原理是偵測到 quake3.exe 就自動降畫質來提高速度,而最諷刺的是,那次是 NVIDIA 抓到 ATI 「作弊」的),是運用檔名來判定 3DMark03 的執行,因此要被試驗出來很簡單,只須要改一下檔名就行了。
在實驗當中他們發現透過更名可以很大程度的影響在開起非等方性過濾 (Anisotropic Filitering, AF,一種用於改善貼圖物件清晰度及銳利度的功能) 技術時的測試成績,影響幅度可以高達 26.4% 之譜 (不過這次反而 Game Test 4 是最沒受到影響的)。
後來調查之後的結果顯示 NVIDIA 的驅動程式會在發現 3DMark03 之後指示 GPU 使用不同的方式來處理 AF 過濾,連帶使得產出的圖形也不相同 (上圖是國外媒體使用數學方式將更名前後由 FX 5900 所運算出的圖片進行相減得到的結果)
GeForce FX 系列的終極產品-FX 5950
在 2003 年 10 月,為了迎戰 ATI 推出的 Radeon 9800 XT,NVIDIA 將 FX 5900 Ultra 所使用的 NV35 晶片拿出來修改為 NV38,透過採用新的 Low-K 製程與更加成熟的台積電 130 奈米製造工藝,時脈獲得進一步的提升來到了 475/950 MHz,除此之外特性基本上與 NV35 無異。
由於時脈提升因此溫度也跟著提高許多,為了滿足散熱需求,在 GeForce FX 5950 上類似 Flow FX 的散熱器設計被重新起用,不過由於經過採用更大的風扇與不同設計的散熱鰭片形狀等改進,FX 5950 的運作噪音大小並沒有 FX 5800 時代那麼嚴重。
PCI Express 時代
相較於 ATI 選擇使用直接修改自家產品架構來製造具備原生 PCI Express 支援能力之 GPU 的做法,NVIDIA 選擇的是另一條道路-發展橋接晶片 (NVIDIA 真的是一間很喜歡搭橋的公司)。
上圖就是一張 GeForce PCX 5900 顯示卡,實際上在圖形晶片的部分就是普通的 GeForce FX 5900 (所有 PCX 系列的顯示卡大抵上都是這種關係),唯一比較特別的是風扇左下角多出來的金屬散熱片,實際上底下藏的是這顆 BR-02 晶片 (Bridge Revision 2)。
這顆晶片又被稱為 High Speed Interconnect (HSI),它的功能很簡單,就是 AGP 與 PCI-E 之間的轉換而已,因此在 GeForce 7 系列正式全面改採原生 PCI Express 介面設計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在 NVIDIA 的 PCI Express 顯示卡上都可以看到這顆晶片的存在,不過更特別的是,由於 BR-02 是一顆雙向轉換晶片,因此在 GeForce 7 系列甚至 8 系列時也有被拿來負責 PCI-E 轉 AGP 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