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面向中高階市場的 R520 之外,ATI 也同時發佈了針對入門市場設計的 RV515 與針對中低階市場設計的 RV530 兩種核心,前者是 Radeon R500 系列當中結構最簡單的版本,僅具備 4 組像素管線、2 個頂點渲染器、4 組 TMU 與 4 組 ROP,並且只能搭配 DDR2 記憶體,內部的記憶體環狀鏈也只剩下 128-bit 寬度。
RV515 後來被命名為 X1300 系列,一共有無印 (450/250 MHz)、HyperMemory (450/250 MHz,記憶體頻寬減半但可以共享系統記憶體)、Pro (600/400 MHz) 三種型號。
後來在 2007 年 ATI 還曾經將 RV515 轉移到新的 80 奈米製程做測試 (也就是 RV516 核心),並命名為 Radeon X1550 (550/400 MHz),至於 RV530 的部分呢則是具備了至多 12 組像素管線與 5 組頂點渲染器,但 TMU 與 ROP 的數量則與 RV515 相同,記憶體頻寬則只剩下 128-bit,這款晶片後來被命名為 X1600 系列銷售。
Radeon X1600 系列一開始有 X1600 XT (590/780 MHz,搭配 GDDR3 記憶體)、X1600 PRO (500/390 MHz,搭配 DDR2 記憶體) 兩種型號,後來在隔年又推出了 Radeon X1300 XT (500/400 MHz,搭配 DDR2 記憶體) 這個型號以填補入門級與中低階市場之間的空缺。
RV530 後來還有兩個比較特殊的衍生型,首先是同樣採用 RV530 核心的 Radeon X1650,這是一款主要面向 OEM 市場的顯示卡,規格諸元大致上與 X1600 PRO 相似,唯一的差別是記憶體時脈略高 10 MHz,雖然型號的數字較大,但實際上性能上是不及 X1600 XT 的,而另一個特殊衍伸版則是類似於 RV516,RV530 同樣有升級到 80 奈米製程的特別版本推出,稱之為 RV535,並被命名為 X1650 Pro,時脈也隨著製程升級進一步拉高到了 600/700 MHz,並用上了 GDDR3 記憶體。
不過 Radeon R500 這一世代最精彩的其實是在 R520 推出三個月後推出的新頂級產品-R580,前面談過 ATI 在 R500 這一代把 Pixel Shader 拆成數個部分,實際上這麼做的最大好處在此刻才要真正體現。下圖左邊是剛剛看過的 R520,右邊則是 R580 的架構設計:
從架構設計上應該不難看出 ATI 在 R500 使用分離式架構的聰明之處吧?原來 R520 只有 16 條管線的設計只是個幌子,R580 才是真正的完全體,透過將繪圖管線拆分成三個部分,ATI 得以將繪圖管線當中的像素渲染單元與材質貼圖單元的數量完全脫鉤,因此在 R580 當中 ATI 可以直接一口氣將而其中像素渲染單元的數量增加到三倍之多 (之所以沒辦法直接把管線增加三倍是因為放不下與成本、電路複雜度的問題,不過只增加像素渲染單元的話大概只會增加 20% 左右的電晶體數量),而像素渲染單元正好又是影響 GPU 性能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這意味著 R580 可以帶來非常恐怖的性能提升!
實際上一開始在 ATI 的規畫當中,R580 的推出時間點應該與 R520 非常接近 (同樣是落在 2005 年中),規劃上是 R580 作為頂級產品而 R520 擔綱中高階市場,這解釋了為什麼 ATI 在 R520 的時候會看起來好像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卻只端出個跟競爭對手差不多等級的產品的原因,實際上當時 ATI 研發團隊真正的主力目標是 R580,不過不幸的是 R580 也有著與 R520 相似的問題,而且更加複雜更難以解決,因此最終 R580 被延期到了 2006 年才得以面世,雖然成功扭轉 NVIDIA 的領先情勢,但是距離下一世代的 DirectX 10.0 架構大改卻已經只剩下寥寥無幾的時間了,如果 R580 當年得以如期推出,或許 ATI 不會被 AMD 收購,被收購的反而是 NVIDIA 也說不定。
R580 在 2006 年 01 月正式上市,首發型號有 X1900 XTX (650/775 MHz)、X1900 XT (625/725 MHz)、X1900 CrossFire Edition (625/725 MHz,可做 CrossFire 主卡) 三款,全部都具備以當時來說非常驚人的 48 組 Pixel Shader (其他部分則與 R520 規格相同),並在同年年中推出了較為低價的 X1900 GT (575/600 MHz,只具備 36 組 Pixel Shader,TMU 與 ROP 也被削減為 12 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