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在 2006 年下半 ATI 又推出了基於小幅升級版核心 R580+,相較於 R580 來說主要的改進出現在製程與記憶體控制器的部分,基於 80 奈米製造工藝的 R580+ 可以支援更新一代的 GDDR4 記憶體,並且能夠進一步拉高記憶體運作時脈,首批基於 R580+ 的產品一共有 X1950 CrossFire Edition (650/1000 MHz,支援 CrossFire 技術與 GDDR4 記憶體)、X1950 XT (625/900 MHz,搭配 GDDR4 記憶體) 及 X1950 XTX (650/1000 MHz) 三款,這同時也是 ATI 被 AMD 收購之前的最後一批產品。
在與 R580 推出的同時,ATI 也進一步將 R580 的技術下放到中階市場,也就是後來的 RV560 與 RV570 (下圖),這兩款基於 80 奈米製造工藝的核心都使用了類似 R580 的架構,後者主要針對中高階市場推出,具備了 36 組的像素渲染器與 8 組頂點渲染器、12 組 ROP 與 12 組 TMU,前者則比較偏向中低階市場,進一步將像素渲染器削減為 24 組、TMU 與 ROP 均減為 8 組,並且全面採用 GDDR3 記憶體。
其中 RV570 就是後來的 Radeon X1950 GT (500/600 MHz) 與 Radeon X1950 PRO (575/690 MHz),而 RV560 則是後來的 Radeon X1650 GT (400/400 MHz) 與 Radeon X1650 XT (525/700 MHz)。
最後關於 Dual-Link DVI 支援能力的部分呢,較高階的 R520、R580、R580+、RV560、RV570 都可以支援兩組 Dual-Link DVI,而中低階市場的 RV515、RV530、RV535 則只有提供一組。





![[下載] VMware ESXi 6.0 正式版 (GA)](https://isite.tw/wp-content/uploads/2015/03/vmware-partner-link-bg-w-logo-360x180.png)







![[CES 2019 速報] AMD 預覽下一代 “Zen 2” 處理器,可望成為本屆 CES 最大看點](https://isite.tw/wp-content/uploads/2019/01/AED8012-360x180.jpg)









![[教學] 使用 XperiFirm 製作 Xperia 手機原廠軟體 FTF 安裝包](https://isite.tw/wp-content/uploads/2016/04/XFX0001-360x180.png)















![[ 突發 ] Mega 創辦人呼籲大眾盡速備份 Mega 上的資料?! (附官方澄清)](https://isite.tw/wp-content/uploads/2016/04/AMU8563-360x180.jpg)


![[ WP 外掛 ] Duplicate Post 輕鬆一鍵將文章當成範本複製](https://isite.tw/wp-content/uploads/2016/04/wp-logo-360x180.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