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這張就是基於 G92 核心的 GeForce 8800 GTS「第二版」,由於多了一組 TPC 加上時脈設定較高 (650/1625/1940 MHz),因此採用了雙槽散熱器,不過由於加厚且變圓所以看起來質感沒有 8800 GT 好,在 2008 年初 NVIDIA 則又追加了一款較低階的 8800 GS (550/1375/160 MHz),不過又更進一步閹掉一組 TPC 與一組記憶體控制器,所以 TPC 只剩下六組,也就是 96 個 SP,記憶體頻寬也只剩下 192-bit。
至於 G92 上市時為什麼沒叫做 GeForce 9 系列呢?NVIDIA 的說法是當時他們還沒準備好其他等級的 GeForce 9 系列顯示卡,所以就把 G92 歸進 GeForce 8 系列裡了 (這理由有人相信?),後來在針對中階市場設計的 G94 核心 (稍後介紹) 上市之後,NVIDIA 才真正開始推出 GeForce 9 系列的產品,不過因為沒端出新的東西 (仍然是 G92 的無限重生),這正式揭開了 NVIDIA 又一次「大改名時代」的序幕,不過 NVIDIA 可能也怕 9 系列的第一款旗艦直接端出改名產品有點沒意思吧,所以第二款 GeForce 9 系列顯示卡是大有來頭的 9800 GX2。
還記得我們之前曾經介紹過 7950 GX2 跟 7900 GX2 嗎?9800 GX2 (600/1500/2000 MHz) 是 NVIDIA 的第三款單卡雙晶片顯示卡,由兩顆完整的 G92 核心組成,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覺得 9800 GX2 是歷來「外型看起來最有質感、看起來最有份量」的顯示卡,正反面都採用了鋼琴烤漆,並且貼上了超大的燙銀類金屬廠徽當裝飾,同時它也是 NVIDIA 後來習慣用散熱器把整張卡包起來的始祖 (8800 GT 則是正面全包的始祖 XD),不過實際上這麼設計是因為 9800 GX2 的兩張 PCB 是採面對面的方式設計,因此從外面看來只有很複雜的電路與電容器而已,因此不得不用個外殼包起來以改進外觀和做絕緣處理。
將 9800 GX2 拆開之後的畫面其實真的還蠻壯觀的,近幾年來說很少看過這麼複雜的電路板出現在電腦裡面 (當今的主流平台主機板上的零件密度都遠低於這個)。
兩顆 G92 核心之間就是靠著那條金色排線溝通的,之所以設計成這樣,其實充滿了巧思,如果你對 7950 GX2 的做法還有印象的話,當時 NVIDIA 將兩張 PCB 使用相同的方向疊起來,這意味著第二張 PCB 的散熱器必然會受到第一張 PCB 所發出熱量的影響,而造成子卡的散熱效果不彰,而且這種做法兩張卡之間的連線所需要的線路勢必得要更長,但對於這類雙層顯示卡來說最脆弱、最容易出錯卻也最為關鍵的正是那條連線。
至於這兩張卡之間的溝通則其實是由上面那張主卡 G92 核心的左下角那顆小晶片 (BR-04) 負責的,這顆晶片可以將 PCI Express 2.0 x16 通道拆分成兩條供兩個 G92 核心使用。
G92 開啟的「大改名時代」
看完比較特別的 9800 GX2 之後,我們接下來就要開始回顧 NVIDIA 那些年改過名字的顯示卡到底有多少了,有了 9800 GX2,那理所當然要有單晶片的 9800 GTX 對吧?沒錯,的確是有,在 9800 GX2 上市一個月之後 NVIDIA 就宣布推出 9800 GTX 作為「新世代單晶片旗艦」了。
不過聽到這消息之後第一個問題就是,9800 GX2 不是採用 G92 嗎?9800 GTX 應該不會採用更高級的「G90」之類的東西來僭越自家旗艦吧?但繼續用 G92 的話不是就跟 GeForce 8800 GTS 第二版一模一樣了嗎?
正當許多人覺得 NVIDIA 應該不至於這麼做的時候,NVIDIA 用身體力行的方式告訴大家它是不會輕易放棄改名戰法的,沒錯,9800 GTX 也是 G92,所以其實 9800 GTX 就只是 8800 GTS 第二版的超頻版而已 (時脈提高到 675/1688/2200 MHz),除此之外唯一的差別是新增對三路 SLI 的支援,更諷刺的是這張卡是在 2008 年 04 月 01 日上市的,也就是愚人節 XD。
而除了 9800 GTX 之外,NVIDIA 也一不做二不休把 8 系列當中曾經出現的閹割版 G92 也通通改名到 9 系列來了,舉例來說閹掉 1 組 TPC,只剩下 112 個 SP 的 8800 GT 就變成 9800 GT (600/1500/1800 MHz)、更進一步閹掉兩組 TPC,剩下 96 個 SP 的 8800 GS 就直接轉生成 9600 GSO (550/1375/1600 MHz),不過不要以為就這樣結束了,G92 的改名轉生次數還多著呢。
G92 製程升級版:繼續改名,一路改到掛!
在 2008 年 07 月,也就是 9800 GTX 上市三個月後,NVIDIA 為了進一步降低 G92 的生產成本,發佈了新版本的 G92 (稱為 G92b),在架構與內容上都與原本的 G92 完全一樣,但是製程進一步提升到 55 奈米製造工藝,這使得 G92 的成本實質上與過去的中階 GPU 來說已經沒有太大的差距 (種下了之後 G92 可以繼續玩改名的遠因)。
第一款基於 G92b 的產品就是 9800GTX+,得益於進步的製程,NVIDIA 得以將這款 GPU 的運作時脈進一步再拉高到 738/1836/2200 MHz,再次延續了老 G92 的生命,同時循往例有製程提升必然有良率不足導致閹割版的定律,推出了刪減 1 組 TPC 的 9800 GT (被標成第二版 600/1500/1800 Mhz 或「綠色版 GE」550/1375/1800 MHz,後者核心電壓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