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Skylake 世代的分析 (E3 v5 與第六代 Core) 請參考本站專文:再下一城或神話終結?Xeon E3 v5 對決 Skylake Core i7 C/P 值之爭
根據目前掌握的消息,Skylake 世代的 Xeon E3 v5 將不相容於消費市場的 H170 / Z170 等系列主機板,請參見本站專文:沒搞頭了?Intel 在消費市場系列主機板上封殺 Xeon E3 v5
2016/07/14 更新:由於這篇文章還是不少人點閱,但隨著網站改版有些樣式跑掉了因此我決定回頭更新重新排版以方便閱讀。
2015/09/02 更新:關於文末 QSV 技術的敘述修正。
近來 PTT PC_Shopping 版上吵得轟轟烈烈的一個話題就是,到底組電腦是選 Core i7 好呢?還是坊間盛傳原本是伺服器與工作站用卻挾著高 CP 值在市場中殺出血路的 Xeon E3 呢?所以今天就特別寫篇文章來探討這個問題。
本篇將以一般使用者的想法切入,這類使用者通常較追求穩定大於對性能的執著,甚至可能根本不知道超頻是甚麼,因此選擇的比較對象都是超頻性差的一般版本處理器,而非玩家用的 K 版不鎖倍頻型號,同時本篇主要從「一般用途」的性能與價格對比切入。
Xeon E3 的逆襲?從過去兩代產品比較看起。
其實以前 Intel 對於伺服器、工作站市場與一般民用款市場是分的非常鮮明的,那個年代的 Xeon 處理器通常要不是價錢高出民用的 Pentium 或 Core 一等,就是支援的插槽、主機板、晶片組根本不同 (完全是不同平台),但這個傳統在 Intel 進入 Sandy Bridge 世代時發生了變化。
從 Sandy Bridge 世代開始,Xeon 家族和 Core 家族一樣,將產品分成三大類,分別是 E3、E5、E7,而 Xeon E3 正好與一般主流與入門平台共用「完全相同」的架構,也就是 Sandy Bridge、Ivy Bridge、Haswell 和未來的 Broadwell,至於 Xeon E5 則是和旗艦玩家平台的 Core i7 HEDT 系列更為接近 (只是接近,不完全相同,Core i7 HEDT 通常使用 -E 字尾的架構,而 Xeon E5 使用 -EP 字尾的架構,但兩者基本上特性是接近的,只是 EP 結尾架構的 L3 更大、核心數更多),既然 Xeon E3 與 Core i7 使用完全相同的架構,那彼此之間的價格就可以拿來比較了,這也是 Xeon E3 開始廣泛被一般消費者採用的開端。
Sandy Bridge 時代:壓倒性的 CP 值?
Sandy Bridge 架構時期是這一切的開端,當時最主要會被拿來比較的三款處理器是 Core i5-3570、Core i7-3770 與 Xeon E3-1230,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三款處理器的差別:
型號 | Core i5-2500 | Core i7-2600 | Xeon E3-1230 |
官方報價 | 6,400 | 9,200 | 6,770 |
基準時脈 | 3.3 GHz | 3.4 GHz | 3.2 GHz |
Turbo 時脈 | 3.7 GHz | 3.8 GHz | 3.6 GHz |
L3 快取大小 | 6 MB | 8 MB | 8 MB |
核心數 (C) | 4C | 4C | 4C |
執行緒數 (T) | 4T | 8T (支援HT) | 8T (支援HT) |
TDP | 95W | 95W | 80W |
內建顯示 | Intel HD Graphics 2000 | Intel HD Graphics 2000 | 無 |
QSV 技術 | 是 | 是 | 否 |
支援 ECC 記憶體 | 否 | 否 | 是 |
PCI-E 通道數 | 16 | 16 | 16 (搭配 C200 晶片組可至 20) |
CPUBenchmark.net 多核心分數 | 6207 | 8270 | 8033 |
CPUBenchmark.net 單核心分數 | 1850 | 1911 | 1841 |
Cinebench R11.5 多核心分數 | 5.82 | 6.45 | 6.42 |
首先單論基本結構的部份,由於都是 Sandy Bridge 架構下的產物因此大體架構上是沒有差異的,而 i5-2500 的 L3 快取被大幅縮減,由 8 MB 降為 6 MB,而 E3-1230 的時脈比 i5-2500 還要略低 100 Mhz,這樣的差距是經常被支持 i5 陣營的人提起的,但我們實際看看分數差距吧,由於 i5-2500 只有 4C4T,因此多核心部份先天劣勢可以理解,但我們可以看到 100 Mhz 的差距只帶給 i5-2500 相較於 E3-1230 大約 0.5% 的影響,這幾乎還在誤差值的範圍內,日常使用根本感受不到差異。
而相較於 i5-2500,E3-1230 的優勢除了多了 2 MB 的 L3 快取之外,最明顯的就是因為支援 HT 技術因此多出四條執行緒,比照 i7-2600 來到了 4C8T 的水準,僅僅比 i5-2500 貴上約 400 元不到,在多核心的部份卻瞬間多了將近 2000 分,與 i7-2600 的水準已經相差無幾。
接下來看到高階的 i7-2600 部份,時脈比起 E3-1230 略高出 200 Mhz,單核心效能差距大約有 4% 左右,這四個百分點的效能是否有將近 2,500 元的價值,得看購買者內心的想法是追求 CP 值至上或是效能至上而定,由於會購買 i7 / E3 等級電腦的使用者通常都會購買獨立顯示卡 (內建顯示在遊戲方面的應用始終不足),因此我個人認為 E3-1230 缺少的內建顯示反而是優勢,不必花錢買用不到的功能,更有效降低 15% ~ 20% 的功耗 (TDP 由 95 W 降至 80 W)。
My Choice:Intel Xeon E3-1230
就 Sandy Bridge 此一世代而言,除非是效能至上主義者,否則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選擇 E3-1230 幾乎是毫無懸念,想不到甚麼應該購買 i7-2600 的理由,不如將價差拿去添購更好的顯示卡或是加購 SSD,i5-2500 的 CP 值更是十分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