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y Bridge 時代:Xeon E3 大行其市,Core i5/i7 反被打臉
時間來到了剛剛要邁入停產階段的 Ivy Bridge 架構,此世代最主要會被拿來比較的三款處理器是 Core i5-3570、Core i7-3770 與 Xeon E3-1230 v2,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三款處理器的差別:
型號 | Core i5-3570 | Core i7-3770 | Xeon E3-1230 v2 |
官方報價 (美金換算) | 6,700 | 9,600 | 7,200 (台灣報價約 6,990) |
基準時脈 | 3.4 GHz | 3.4 GHz | 3.3 GHz |
Turbo 時脈 | 3.8 GHz | 3.9 GHz | 3.7 GHz |
L3 快取大小 | 6 MB | 8 MB | 8 MB |
核心數 (C) | 4C | 4C | 4C |
執行緒數 (T) | 4T | 8T (支援HT) | 8T (支援HT) |
TDP | 77W | 77W | 69W |
內建顯示 | Intel HD Graphics 2500 | Intel HD Graphics 4000 | 無 |
QSV 技術 | 是 | 是 | 否 |
支援 ECC 記憶體 | 否 | 否 | 是 |
PCI-E 通道數 | 16 | 16 | 16 (搭配 C200 晶片組可至 20) |
CPUBenchmark.net 多核心分數 | 6993 | 9376 | 8841 |
CPUBenchmark.net 單核心分數 | 2004 | 2069 | 1932 |
Cinebench R11.5 多核心分數 | 6.07 | 7.54 | 7.13 |
和先前 Sandy Bridge 的情況相同,由於都是 Ivy Bridge 架構下的產物因此大體架構上是沒有差異的,實際產品的背面電路看起來也一模一樣,而 i5-3570 的 L3 快取和 SNB 時期的 i5-2500 一樣被大幅縮減,由 8 MB 降為 6 MB,而 E3-1230 v2 的時脈仍然比同代的 i5-3570 還要略低 100 Mhz,這點同樣依舊是經常被支持 i5 陣營的人提起的,實際看看分數差距,i5-3470 與 E3-1230 v2 相比,在單核心的情況下捉對廝殺,E3-1230 v2 僅因為時脈較低而有 3.72 % 的落後,雖然比起上代不到 1 % 的差距來說,距離已經略有拉開,但實際操作時仍難以有所感受。
而相較於 i5-3570,E3-1230 v2 的優勢除了多了 2 MB 的 L3 快取之外,最明顯的和上代相同,依舊因支援 HT 技術因此多出四條執行緒,比照 i7-3770 來到了 4C8T 的水準,僅僅比 i5-3570 貴上約 500 元,但在多核心的部份卻瞬間多了將近 2000 分,與 i7-3770 的差距亦只有 6 % 左右。
i7-3770 的時脈比起 E3-1230 v2 略高出 100 Mhz,Turbo 時脈則略高 200 Mhz,單核心效能差距大約有 7% 左右,高 7 % 的效能是否有將近 2,500 元的價值,依舊得看購買者內心的想法是追求 CP 值至上或是效能至上而定,由於會購買 i7 / E3 等級電腦的使用者通常都會購買獨立顯示卡 (內建顯示在遊戲方面的應用始終不足),因此我個人認為 E3-1230 v2 缺少的內建顯示反而是優勢,不必花錢買用不到的功能,還可以降低 10% 的功耗 (TDP 由 77 W 降至 69 W)。
My Choice:Intel Xeon E3-1230 v2
就 Ivy Bridge 此一世代而言,和大量的網友看法相同,若能以 i5 的價錢買到接近 i7 的效能,為什麼需要考慮 i5-3570 呢?與之相較而言,i7 的售價仍就太高,通常願意花費購買 i7-3770 的人,財力上通常允許上到更高階的組合,也許可以考慮選購 X79 平台帶來更大的提升,若是鎖定主流平台的話,相信把 i7 貴的 2,500 元價差拿去加在顯示卡預算上能帶來更好的遊戲效果或是拿來購買 SSD 換取更高的性能,這些提升會比升級到 i7 來得明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