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 1990 年代那些「準」3D 圖形加速卡之後,現在我們終於要進入「真。3D 圖形加速卡」的時代了,首先要看的是 1990 年代末期到 21 世紀初的部分,除此之外在本篇當中還有兩家非常重要且眾所皆知的公司將首次在本系列中登場。
Table of Contents
個人電腦用 3D 圖形的先鋒們
如同上一篇所提過的,在 1995 年眾家廠商所推出的「3D 圖形加速卡」幾乎都是以原有的 2D 圖形加速卡加上一些 3D 延伸特性而來,不過當時的這些產品顯然是只有「笑能」而毫無性能可言。
而廠商們自然很快地就針對這種窘境做了許多改正,於是從 1990 年代中晚期開始,我們就能陸續見到「真正具備完整 3D 硬體加速能力」的 3D 圖形加速卡問世,這些產品的性能就顯著比前代產品高出許多了。
本篇我會以 1995 年以後真正具備完整 3D 硬體加速能力的圖形卡為主,除了 S3 Graphics 由於晚了其他廠商一年且在 1998、1999 年推出了非常相似的兩代產品我會在這篇先提、Trident 由於直到 1999 年才推出相應的產品,因此我下篇才會提及他們之外,大致上只會談到早於 1998 年推出的產品,至於先前已經談過像是 Glide API 等內容,我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3dfx Interactive
要談 3D 圖形基本上不可能不提 3dfx 這家曾經在 1996 年曾經佔據 3D 圖形霸主地位睥睨群雄的公司。就歷史的角度而言這間公司應該可以說是個人電腦這二三十年間發展過程最戲劇化的公司之一。
3dfx Interactive 是由一群 SGI 員工於 1994 年所創立 (比 NVIDIA 還要晚一年),這家公司在短短的兩年之內一度成為 3D 圖形界無人能敵的霸主,卻又在短短六年之內消失在歷史的舞台上。
Voodoo Graphics
發佈時間:1996 年
API 支援等級:DirectX 5.0
談到「第一張真正夠格的 3D 遊戲卡」,或許很多人會直覺的想到 Voodoo 這款產品吧?Voodoo 是 3dfx 創立以來的第一款產品,宣布於 1995 年並在隔年正式上市,這款產品的傳奇程度並不下於 3dfx 這間公司本身,當年 3dfx 可是曾經單靠 Voodoo 這款晶片就吃下了 85% 的個人電腦 3D 圖形加速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Voodoo 本身並沒有整合任何 2D 圖形的功能,是一張「純粹」的 3D 圖形加速卡,在使用時需要同時搭配一般的 2D 圖形卡才能正常運作,這某種程度上降低的人們導入 3D 圖形的成本 (不需要放棄自己原有的 2D 圖形卡或是屈就於某些 3D 圖形廠商差強人意的 2D 畫質),而且 Voodoo 是當時少數特別強調「娛樂」與「遊戲」用途的圖形卡 (某種程度上也讓其他顯示晶片廠商認為 Voodoo 不會侵蝕到自己的市場,因此低估了其影響力而未迅速推出用於反制的產品),許多的宣傳與遊戲公司的聯名推薦在當時讓許多電腦玩家趨之若鶩。
除了成本因素以外,Voodoo 本身在性能上也相當不錯,又加上自家 Glide API 獲得大量遊戲大廠採用等因素推波助瀾,因此 Voodoo 在市場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讓創立不過兩年的 3dfx 公司迅速坐上 3D 圖形霸主的地位 (而且這造就了一個良性循環,當 3dfx 的市占率越高,遊戲公司們選擇支援 Glide API 的機率也越高,當消費者發現大多數遊戲都針對 Glide API 提供支援甚至優化時,就會更傾向於購買 3dfx 的產品,這讓 3dfx 的地位鞏固許多)。
Voodoo Rush
發佈時間:1997 年
API 支援等級:DirectX 5.0
先前提過 Voodoo 是一款純 3D 加速卡,因此沒有任何處理 2D 圖形的能力,在使用時需要搭配另一張獨立的 2D 圖形卡才行,因此很自然而然的 3dfx 會希望能夠像其他廠商一樣轉而發展 2D+3D 二合一的圖形卡,於是 Voodoo Rush 就這麼誕生了。
不過 Voodoo Rush 並沒有將 2D 與 3D 圖形整合為單一晶片組,實際上是由兩組子系統放在同一張 PCB 上組成,實際上 Voodoo Rush 的 3D 圖形單元大致上與 Voodoo Graphics 相同,至於 2D 圖形的部分則是使用 Alliance 設計的 Semiconductor ProMotion AT25 方案 (因為 3dfx 本身沒有設計 2D 圖形晶片的能力與資源),不過這樣做的後果應該不難猜測,為了達成兩個子系統之間的相容與同步,3dfx 不得不將 Voodoo Rush 的 3D 核心性能調降,而 Alliance 的 2D 核心本身性能也不理想,將這兩組差強人意的系統兜再一起最後的結果自然就是性能方面不理想、相容性也差強人意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