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X79 晶片組 (Patsburg)
發佈時間:2011 年 11 月
搭配處理器:LGA2011 (Sandy Bridge-E/Ivy Bridge-E)
從上代 HEDT 旗艦平台 X58 更新到 X79 之間足足有兩年的時間,或許旗艦平台確實不適合每年都更新吧?畢竟要組一台 HEDT 平台的電腦少說得花個四萬甚至超過十萬元,每年改應該是會引起不小反彈的,不過這卻也造成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擴充機能上 HEDT 旗艦平台進入後期時居然會出現比主流平台還要弱的反常情況。
作為新科旗艦,X79 的架構其實跟 X58 比起來相似度頗低,因為從第三代 HEDT Core i7 處理器開始也比照主流平台的做法把 PCI Express 通道整合到處理器裡面了,因此也就跟其他 5、6 系列晶片組一樣改為單晶片設計了,不過呢,X79 並沒有如同其他 7 系列主機板一般整合了時脈產生器,因此超頻能力仍屬完整。
至於與處理器之間的連接則改為使用第二代 DMI 連結,畢竟實際上只剩下南橋功能的晶片組並不需要用到 QPI 那麼高速的傳輸介面,而在擴充能力方面則是提供 14 組 USB 2.0 連接埠與 8 條 PCI Express 2.0 通道 (顯示卡用的 PCI Express 通道由於是由處理器提供的,因此版本取決於使用的處理器型號,若使用 Ivy Bridge-E 系列則可以支援 PCI Express 3.0)。
不過很遺憾的是 X79 沒有提供原生的 USB 3.0,SATA 6 Gbps 連接埠更是只提供兩組 (其餘四組都是 SATA 3 Gbps),因此 X79 主機板幾乎無一例外的都充滿第三方擴充晶片,否則在擴充能力上真的不太好看,除此之外絕大多數 X79 主機板也不支援近期很熱門的 PCI Express SSD 所愛用的 NVMe 技術,這在 7、8 系列晶片組上或許可以此技術只提供高階產品使用的理由打發掉,但 X79 可是當時的當家旗艦呢,不過後來有些廠商低調的為這些主機板釋出包含 NVMe 支援的 BIOS 了,例如站長曾經用過的 X79 Deluxe 就有 XD
至於 X79 晶片組在伺服器市場配合 Xeon E5 家族所推出的攣生兄弟則有好幾款,包含 C602、C602J、C604、C606、C608,主要差別出現在額外加入的儲存控制器 (SCU) 所提供 SATA/SAS 連接埠數量的不同,C602J 不具備 SCU、C602 提供四組 SATA、C604 提供 4 組 SAS、C606 與 C608 提供 8 組 SAS 連接埠與 PCI Express Uplink 支援 (其中後者還多了 SAS 界面下的 RAID5 支援)。
在這裡特別解釋一下 PCI Express Uplink 是甚麼好了,其實跟 DMI 一樣是連接處理器與晶片組之間的通道 (其實 DMI 本身也是類似 PCI Express 通道的架構),只是這四條通道有僅用於 SAS 介面傳輸資料且僅有晶片組→處理器的單向上傳傳輸兩個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