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再次準備轉型:ET2000 系列 (EVA 系列) (1986)
在 ColorPAK 問世後一年,Tseng Labs 又以 ET1000,也就是 UltraPAK Short 為基礎發展出相容 IBM EGA 標準的 ET2000 型晶片,從這個時期開始 Tseng Labs 除了自行設計與生產顯示介面卡之外,也開始將自家設計的顯示晶片出售給其他 OEM 廠商。
其中 Tseng Labs 自家生產的 ET2000 系列顯示介面卡名為 EVA 系列,有 EVA 與 EVA/480 兩個型號,而 EVA 是 Enhanced Video Adapter 的意思,EVA 系列最為人稱道的地方是它是第一款延伸 IBM EGA 標準的顯示卡,對多種視窗操作 (例如放大或縮小) 提供了硬體加速能力,而在 EVA/480 中更是加入了對 640×480 解析度的支援 (理論上這種解析度要等 VGA 時代才有)。
回到 OEM 市場:ET3000 系列 (1987)
在隔年 Tseng Labs 推出 ET3000 系列晶片時,Tseng Labs 再次轉型回到自己最初的主場-OEM 晶片供應商,而幾乎不再直接生產、設計並對外零售顯示介面卡的成品。
ET3000 系列晶片是以相容 IBM 提出的 VGA 標準為目的設計的,或許某種程度上受益於 UltraPAK、ColorPAK、EVA 一路累積下來的聲譽吧?ET3000 在商業上獲得了不小的成功,Tseng Labs 也順勢成為當時的顯示晶片龍頭業者之一,有非常多板卡廠在設計顯示卡時都選擇了 Tseng Labs 提供的 ET3000 系列晶片 (甚至連 ATI 都有推出使用 ET3000 而非自家晶片的產品),也有許多電腦廠商在主機板上內建由 Tseng Labs 設計的 VGA 晶片 (包含 IBM、COMPAQ 等重要公司),更重要的是,採用這款晶片的顯示卡在台灣的電腦市場獲得了空前的成功,當時知名的啟亨 TRIPLEX 就是靠著 ET3000 系列顯示卡開始起飛的。
大獲全勝:ET4000 系列 (1989)
接下來在 1989 年 Tseng Labs 推出了公司發展史上最重要且最為成功的產品-ET4000 系列晶片,這款晶片的支援能力很強,根據搭配的記憶體高低的不同最高可以輸出高達 1280×1024 的解析度與具備在 800×600 解析度下顯示全彩畫面的能力,並且能夠支援變更解析度時不需要重新啟動電腦的功能。
ET4000 可以搭配 ISA 介面或是 VESA Local Bus 介面使用,儘管還沒提供 Windows 圖形加速的支援 (還沒進入 1990 年代嘛),但這款晶片得益於 Tseng Labs 相當高性能的 ISA 介面設計能夠提供相當不錯的性能表現 (幾乎是 Trident 產品的兩倍),因此在市場上 ET4000 晶片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
之後在 1991 年 Tseng Labs 以 ET4000 為基礎發展了支援 Windows 下 GDI 2D 圖形加速能力與 VESA Local Bus 支援能力的 ET4000/W32,推出時與同期的競爭對手來說效能表現算是中等而並不突出,而且在有了硬體加速之後 Tseng Labs 特有的 ISA 匯流排設計就不那麼重要了,因此在 ET4000/W32 的時代 Tseng Labs 的地位便開始備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