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功能很多很好很強大,結局卻是歷來最悲劇。
不過選用最新製程的代價卻是由於良率拉不起來而造成的不斷延期,本來 NVIDIA 暗算 ATI 應該會發生的悲劇居然落到自己身上了,在發佈後不久就發出 GeForce FX 得拖到 2003 年才能上市的新聞,而實際上最後要等到 2003 年 01 月我們才能真正在市場上見到 GeForce FX 的身影,在這之前 NVIDIA 則只能靠 GeForce 4 Ti 的超頻版來與 ATI 對抗 (顯然只有被壓著打的份)。
除了製程造成的問題之外,搶先採用尚未成熟的 DDR2 記憶體也帶來了悲劇。當時的 DDR2 記憶體溫度很高,而且儘管時脈所提升,但延遲卻提升了更多,又加上 NVIDIA 只給第一批 GeForce FX 搭配 128-bit 的記憶體通道,於是即便在採用新世代記憶體的狀況下,GeForce 2 時代的記憶體瓶頸卻再次重現了 (理論資料傳輸率落後於 Radeon R300),甚至還帶來了新的散熱問題,GeForce FX 能發揮的性能也因此大打折扣。
接下來回到 GeForce FX 的架構本身,以前期最高階的版本 NV30 為例,NVIDIA 將 NV30 使用的架構設計命名為 CineFX 引擎,從架構圖上其實可以看得出來 NV30 (上圖) 是演化自 NV25 (下圖) 而生的產物 (很像同時融合 DirectX 7、8、9 的結果),主要可見的改進有 Pixel Shader 數量的成長與多了一組 Vertex Shader,記憶體控制器的部分則經過重新設計,由 DDR 升級為 DDR2、Crossbar 從四通道變成五通道,不過仍然只有 128-bit 的通道寬度,此外,TDMS 輸出的數量也大增為三組 (可以支援更多 DVI 螢幕) 等。
單從架構上看來 NV30 確實在各方面都有比 NV25 進步沒錯,因此在執行 DirectX 8 程式的時候 NV30 的性能確實可以贏過上代的產品不少,不過最大的根本問題是,作為當家旗艦競爭對手絕對不會是上代產品,而是得跟競爭對手的最新旗艦直接 PK,特別是在處理 Shader Model 2.0 等新技術的時候必須要能輾壓對手,這樣才說得上是真正的旗艦產品吧?
BUT,根據實驗結果顯示,在絕大多數情形下 NV30 處理 Shader Model 2.0 的速度大概只有 Radeon R300 的一半左右。
GeForce FX 背後牽扯的三方角力
至於為什麼會發生這麼慘的狀況呢?其實跟 GeForce FX 的浮點運算單元配置有關,在 Radeon R300 上我目前掌握的資料顯示 ATI 給每條像素管線都設計了完整的兩套 24-bit 浮點運算單元,而 NV30 則是設計每條像素管線都由兩組 12-bit 浮點運算單元組成,這意味著對於 NV30 來說會有兩種運算情形:
- 高精度模式 (FP32):畫質比 Radeon R300 好 (但其實看不出來),但速度只有 Radeon R300 的一半甚至更低
- 低精度模式 (FP16):畫質比 Radeon R300 差 (其實相當的明顯),但速度還是只有 Radeon R300 的一半甚至更低 (因為一組 FX12 仍然不足以處理 16-bit 的浮點運算)
而在這樣的狀況下造就了 GeForce FX 不僅在很多狀況下速度不及對手的一半,甚至連畫質都比對手差一大截,可以說幾乎是全盤皆輸的慘烈狀況,而且為了做到 FP32 支援,電晶體的數量與電路複雜度又再次往上飆了一個等級,連帶的讓溫度也飛上天了。
至於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慘劇呢?有一個說法是當年 NVIDIA 與微軟因為在 Xbox 晶片的價格上喬不攏,因此微軟刻意跟 ATI 聯手一起婊了 NVIDIA 一次,一方面讓 ATI 較早獲知確定的 DirectX 9.0 規範以讓其能夠提早推出 Radeon R300,另一方面又刻意把 FP24 這個挺特別的數字定為高精度浮點的下限 (微軟還特別在文件中提到 FP24 與 FP32 的圖片品質沒有差別,而 Radeon R300 的浮點處理能力更是全部專為 FP24 而設計,讓人很難不懷疑其中有特別偏向 ATI 的部分),不過這樣的說法永遠也不會被公開證實就是了。
NVIDIA 永遠的黑歷史-GeForce FX 5800
接下來,回到產品本身來看,首先是剛剛才花費不少篇幅介紹、在 2003 年 01 月推出的前期完整版核心 NV30,以 GeForce FX 5800 Ultra (500/1000 MHz) 與 FX 5800 (400/800 MHz) 的名稱發售。
第一眼看到 FX5800 系列的時候,相信絕大多數人的想法都是「哇,這風扇也太大太豪華了吧?」,對吧?確實 FX5800 最後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大概就是很燙、很貴、很慢三個悲劇吧,如同剛剛談過的,DDR2 記憶體的溫度很高,因此 FX5800 使用的 FX Flow 散熱器首度把記憶體顆粒晶片也納入散熱器的管轄範圍,除此之外 NVIDIA 也跟進 ATI 的做法,在自家旗艦晶片上使用了新的覆晶封裝技術 (不過由於溫度太高,所以還學 Pentium 4 上了一組金屬均熱板)。